第 4 节 否定行为

推荐阅读:超级惊悚直播哭大点声私房医生针锋对决不见上仙三百年小尾巴很甜东宫有福坠落台风眼七零海岛养娃日常小纯风赠我予白娇妾锦衣杀非人类医院听见没九十年代进城记八卦误我魔道祖师嫁反派

否定,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电击。

上一讲当中,我们曾经提到,最可怕的,不是外在动力,而是没有动力。我在咨询中,不止一次遇到过几乎丧失了全部动力的孩子。我在《让孩子心悦诚服》这本书的开篇,曾经写过一个叫大宝的孩子,就是这样的状态。写作业超级磨蹭,半个小时的作业,跟爸爸耗了一整天,深夜12点还没有写完。每天都不起床,天天迟到,大冬天的,爸爸曾经连衣服带孩子扔到楼道里,妈妈甚至用针扎孩子。不用过多描述,我们就能想象父母的抓狂状态。任何小事,推动的成本极高,这样的孩子,像个黑洞,吞噬了父母的全部业余生活和所有心力。

孩子的父母,本意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殊不知,正是他们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所谓的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连续的失败和挫折,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现的心理学原理,他在1967年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他起初把狗关到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想,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逃避不了电击,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哀嚎。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到地上,惊恐哀嚎,哪怕把笼门打开,狗也不逃走,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说实话,这个电击实验真的挺残忍的,透过这个实验,我们能看到习得性无助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接连受挫折,另一个是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

回到孩子的处境,我们不禁要问,孩子连续的挫折,来自于哪里?通常来自两点:不成功和被否定。

我们先来说说不成功。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就说跳绳吧,看上去多么简单,但是,有些孩子,要花一两年才学会跳绳,期间他尝试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才能将手和脚的动作协调起来。

孩子因为这样的具体的事情,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概率非常小,仔细观察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很善于成功,也很善于失败。

就拿跳绳来说,孩子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进行过无数次的尝试,每次饶有兴趣地练习,不成功,他们也不纠结,然后从头再来,循环往复。

我们再来说说被否定。如果说不成功来自于孩子的内在,那么,被否定通常都来自于外在。

我曾经对一位妈妈说:「你日常对孩子的否定,比你意识到的,要多的多。」

妈妈说:「我就偶尔说他几句。」我对妈妈说:「咱们用事实说话吧,看你心理上和语言上对孩子的否定,到底有多少。」

于是,我们梳理了妈妈一整天的观察日志:6:50,孩子已经穿戴整齐,过来叫我起床,我心里想,这孩子天天早起,多耽误睡眠。我去洗漱,发现孩子到客厅跟着外婆看电视去了,哎,这孩子总是见缝插针地看电视。等我站在门口,他磨磨蹭蹭离开沙发,却又发现忘了带水杯,总是这么丢三落四。他大声喊外婆帮忙找,又把妹妹吵醒了,别吵醒妹妹这事儿,提醒了无数遍,还是不记得。自己拖拖拉拉,坐在车上,又怪我开车慢。晚上去接他,上车第一句话就是要买零食,抱怨家

杨杰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congyaowozuodaowoyaozuo.qfyd.net/5035040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