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武侠仙侠 > 重生慈航普度 > 第229章老聃降临,孔子成贤

第229章老聃降临,孔子成贤

推荐阅读:最强反套路系统江湖有鱼叶氏修仙录天刹星魔神州奇侠飞天寻秦记明克街13号龙魂侠影大奉打更人重生神犬清虚地球第一剑重生的修仙之旅玉女宗的唯一男丁修真界败类金庸世界里的道士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拜见教主大人仙道炼心

走列国而不得重用。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qfyd)•(net)” ,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qfyd.net)]▆『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

孔子听闻老聃之名,欲要求教,于是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

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却是暗藏险恶用心,劝孔子莫要好高骛远,还须脚踏实地,摒弃自以为是的才干和过分扬志的情态。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老聃何等人,一眼就看出孔子根本就是口是心非,不以为然,也就没有多说。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

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

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闻言,忙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

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大讲无为而治之道,要孔子放弃其思想。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言道:“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新奇,问道:“水有何德?”

抚摸三尺白须,指着黄河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qfyd)•(net)

单翼天使马里奥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zhongshengcihangpudu.qfyd.net/319707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