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其他类型 > 寻宝神瞳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颠覆般的解释

第一百八十七章 颠覆般的解释

推荐阅读: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笨笨崽崽成为娃综对照组后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广府爱情故事香江神探[九零]竹马难猜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穿成残疾反派第九农学基地再少年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千山青黛贪睡天才维修师洄天穿成年代文中的学霸妹妹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你老婆没了小漂亮被偏执室友们缠上[穿书]二嫁帝王

吃着海鲜火锅,配着海鲜烧烤,再小酌几杯酒,抬头看星空,低头望美食,此情此景让三人胃口大开。

“我一喝就倒,我以茶代酒陪你们喝点。”

三人边吃边聊,郑斌剥了个大虾,沾点麻辣酱放进嘴里嚼几口说道:“新鲜。”

“我一朋友开的,放开肚量尽管吃,随时增加。”

黄治觉得汤好鲜,喝了几口,然后说道:“李墨,你是鉴宝方面的高手,我想问你个问题。我曾经也看过有关和氏璧的记载,大多数学者专家都认为和氏璧是蓝田玉做的,可在博物馆藏宝库里我们亲手取出来的却是极品和田玉做的,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

“这也是我的疑惑,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郑斌是京大助教,所以对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

李墨夹了块水煮花生米,一边吃着一边说道:“和氏璧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春秋战国流传的那数百年间,被奉为‘天下所共传之宝’,为天下奇宝。在这之前,关于和氏璧是什么玉,很多史学家都研究过,说法不一。总结来看,主要有五种猜测。”

“第一种猜测:和氏璧是独山玉。独山玉的产地和卞和生活之地比较靠近,所以猜测是独山玉的可能性较大。然而独山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被开采利用,至卞和所处的春秋时期已普遍流传,楚国的玉石鉴定高手们没理由不识独山玉。”

郑斌和黄治仔细品一下,是独山玉的可能还真不大。

“第二种猜测,说和氏璧是拉长石。唐末有一个道士叫杜光庭,他曾随唐僖宗入蜀避祸乱,亲眼见过传国玉玺,所以他是这样记述的: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这种现象符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但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而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有较厚的皮壳,拉长石却未曾见到似有皮壳的形态出现过。”

“所以我认为这第二种猜测可能性也很低,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是,他的描叙是针对传国玉玺,这是建立在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但如果两者毫无关系呢?”

“还真是这样,如果传国玉玺根本不是和氏璧所制作,那这种说法也的确不成立。”

黄治点点头,认同李墨的判断。

李墨笑了笑,吃了几块八爪鱼,继续说道:“这第三种猜测,和氏璧是绿松石。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这是绿松石的一个特征。但这种结论和第二种猜测是同样的破绽,都是建立在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制的基础上。而且第二种和第三种对传国玉玺的描叙有差异,所以这也是破绽。”

李墨用茶和两人碰了下酒杯,示意他们可以多喝点。他还比较喜欢吃火锅,清汤火锅中的海鲜能保留更多的鲜香味道,而烧烤后吃的多是孜然味,胡椒味等。

“李墨,你继续说。”

“第四种猜测说和氏璧是蓝田玉。秦始皇统一华夏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又说是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在当时大秦一统

以闪电之名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xunbaoshentong.qfyd.net/3398685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