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其他类型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 234 章 该回京了

第 234 章 该回京了

推荐阅读: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笨笨崽崽成为娃综对照组后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我跟他不熟广府爱情故事小皇子重生在夫君登基前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嫁寒门小皇子贪睡我撩我老公怎么了?[重生]小皇子香江神探[九零]带着嫁妆穿六零东家有喜小漂亮被偏执室友们缠上[穿书]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竹马难猜

长安城紫宸宫中。

皇帝拿过曜初递上来的一份奏疏,才打开一看,不由就抬头对媚娘道:“朕每回见曜初奏疏,也不免想起姜卿之密奏。”

皇帝还记得,凡不经过三省六部,直达御前的密奏,姜卿都是简明扼要,文字少,多为表格数据。

就像曾经吏部改革前,姜沃把吏部在册的一万多名文武官员,根据京中与天下各州;散官与实缺官;五品以上与五品以下官员;科举入仕与荫封入仕……按照不同标准,做了十数个表格。

此时见到女儿之奏,皇帝自不免想起当年。

实在是像。

曜初笑道:“小时候住在姨母家里,还曾用刻花尺帮姨母打过格子。或许父皇当年看得格子,就有女儿描的。”

皇帝难免感慨:那时候曜初被姜卿抱走的时候才满月,如今已然是能为他们分忧的真正的大唐公主了。

他低头看向女儿列的表格。

将从贞观年间门起,直到今岁剡纸的朝廷征买价,都列了出来,并且还画成了一道上升的曲线。

此外,还将朝廷年度正式公文剡纸与寻常麻纸、诏书特质的黄纸等纸张的用量也都列了出来。

原始数据来源——辛侍中。

曜初近来与辛侍中打过一番深刻交道后,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姨母当年会把从辛侍中手中赚到几贯钱,当成一件念念不忘开心事。

皇帝看过奏疏,也觉得是件该着手改的事情了。

虽然纸看似是小事,但规定多年的公文用纸,除非来自皇命,不然官员们是不敢随意调换的。哪怕是宰相,深知积弊,也只能在限制用量方面想想办法。

曜初道:“姨母是去过剡溪的。”姜沃在纸上上心,自然去看过官方指定公文用纸的产出地。

“姨母给我写了信,叹道若再下去几十年,只怕就不只是剡纸价昂,而是滕将砍绝。恐后世剡溪不复生藤矣”

“只是当时没有制出能够替代的纸,便没有回禀父皇母后。”

皇帝听了这话凝神道:“曜初的意思是,现在制出来了?”

**

登州。

姜沃放下手里的剡纸:“也不知出版署有无做出竹纸和构皮纸。”

在去过剡溪后,姜沃就随信寄给曜初两种后世明清官方纸张的制纸法。

皆是出自明代《天工开物》,一为竹纸,一为构皮纸(榖纸)。

尤其是竹纸,到了明清后,产出于夹江(四川夹江县)的夹江竹纸,直接被钦定为科举专用‘贡纸’。

说来也巧,据记载,夹江造纸还正是起自唐,后来完善于宋明,至明末时,夹江竹纸的手工造纸每一步技术已近乎完美,哪怕到了现代,如不用机器,也没什么可改进的。

而现在,姜沃又把它从明末的书中,扒拉出来,放到这个时间门线的大唐。

其实夹江竹纸为保障质量,造法依旧繁复精细。总共七十多道流程,从最开始处理竹子到最后做成一张纸,需要大约两三个月的功夫。

但竹纸跟构皮纸,比如今用的剡纸,都胜在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顾四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uhuangdiyinyuguan.qfyd.net/5096300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