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长平君唤雨

推荐阅读:超级惊悚直播东宫有福坠落锦衣杀某某竹马难骑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魔道祖师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绿茶被迫说真话后爆红了台风眼嫁反派职业替身我靠血条碾压修真界判官这题超纲了娇妾穿成渣A后我的O怀孕了赠我予白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他当然知道这场雨是怎么回事。廉公就算不清楚这场雨的科学内情(qfyd)•(net), 也知道这雨和他没关系⒇[(qfyd.net)]⒇『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可能就是碰巧了。

但现在不是扫除封建迷信的时候。

朱襄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天真,非得争个是非对错了。

他身上这点封建迷信能让大梁城的魏人迅速归心,对重整秩序很有好处,所以他默认了。

朱襄沉着脸,指挥秦兵继续加速灭火。

宫殿的火焰最先燃起来,还泼了油和酒,暴雨短时间内无法将其扑灭,还需要人工救火。

朱襄最先抢救的就是魏国的书库和典籍。

魏王逃跑时很仓促,带走的都是金银细软和印章。魏国宫内的书籍和户籍档案都留在原地。

负责放火的人没有在这两处放火,不知道是存着将来回来时还需要这些书籍和户籍档案的想法,还是放火的也是士人,知道书籍珍贵,舍不得。

他们的手下留情,让朱襄及时抢救出了魏国的书籍和户籍档案。

朱襄将书籍和户籍档案封存,其他的东西都分文不取,让廉颇作为全军的赏赐。

为了不让秦军在城里抢掠,大笔的赏赐是极其必要的。

这些赏赐的不仅是财物,也有人。

就算廉颇下令“不扰民”,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扰民。现在的军队没有那么严整的军纪。若廉颇强行命令,军队就可能出现哗变。

兵如匪。兵过如篦。

廉颇只能尽量约束。

朱襄听着大梁城内四处的哭声,抬起手揉了一下耳朵,然后走进一座没有着火的官署暂当住处,开始整理户籍档案。

有了这些户籍档案,他才能迅速把大梁城,甚至整个魏国全境的秩序稳定下来。

秦王政知道大梁已经被攻占后,送了许多咸阳学宫的年轻学子来。

这批年轻学子将在朱襄的教导下,成为魏国的地方官吏,取代魏国的本土士人。

不过说是取代,秦王政特意选择了魏国出身的学子,又提前公开招募了一批与魏国有关的底层士人。

现在要让魏人迅速服从管理,最好任用魏国本地人。

朱襄曾经和秦王政说起过“异地为官”的原则。但秦王政思索之后,认为“异地为官”不适合如今环境。

恰恰相反,秦王政就是要任用当地人为官,用他们的人脉取代原本的六国旧贵族,成为当地新的豪强。

这群人为了保住地位,就会紧紧跟在秦国身后,打压曾经的旧贵族。

当他们成为地方新的豪强后,原本六国旧贵族的影响就会消失。

至于地方豪强尾大不掉的事,到时再说。

世上没有两全事,国政更是如此。

饮鸩止渴,只要毒不死,能撑到找到解药的时候,为何不可?

朱襄能预见秦王政如此做,在几代人之后,地方上会出现多少能影响朝堂的豪强。

但他很清楚,秦王政肯定也已经预见到了。

所以他没有反对。

现在这群从秦国而来的魏国本地士人果然如秦王政所想的那样,不仅对帮助秦国重新梳理魏国权利结构的热情高涨,也迅速获得了魏人的认可。

七国虽然官方语言还是周朝的雅言,但民间口音都是不同的。

比起一个说话听不懂的官吏,他们当然更愿意服从一个“当地人”的管理。

有朱襄封建迷信的声望加成,又有出身魏国或者会说魏国话的士人重建魏国官吏架构,大梁的秩序迅速稳定。

朱襄驱车前往廉颇攻占的其他城池,将这些城池的秩序一一重建,把官吏都安排好。

当廉颇抓到魏王的时候,朱襄都已经在督促魏人准备春耕了。!

(qfyd)•(net)

本文网址:http://ruheweishihuangzaigengchuwanliji.qfyd.net/5244591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