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其他类型 > 梦回大明春 > 409【突如其来的海战】

409【突如其来的海战】

推荐阅读:七零之改嫁死对头二嫁帝王小皇子东家有喜广府爱情故事月出皎兮穿成残疾反派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天才维修师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再少年贪睡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咸鱼女配在年代文躺赢你的愿望我收下了[快穿]香江神探[九零]嫁给铁哥们他穿成了帝国瑰宝

葡萄牙使团顺季风而来,抵达杭州正是四月初(农历)。

而红薯、玉米、花生三种作物,在南方的最佳种植时间也是四月(公历)。但那是几百年后的四月,如今大明正逢小冰河,正德十四年的平均气温,已跟天启年间差不多冷——不过再挨十年,气候就会回暖,直至百年后才再次变冷。

因时代气候差异,三种引进作物,刚好适合在农历四月种植!

杭州工商学院。

王渊花钱买了二十亩良田,全部捐给学校做学田。如今辟出几亩地来,用来搞新作物试种,王总督亲自前往指导。

上辈子,王渊生长在小县城,自己并没有种过地。但他外公外婆在农村,也是见过如何耕种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十多个学田佃农,在王渊的指挥下,用泥巴混合草木灰,再加入一些发酵粪便,在地里揉着网球大小的屎团子。

这是在给玉米做“营养钵”,种子摁进屎团子当中,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出幼苗。移栽也非常方便,挖坑将带苗的屎团子埋下,定期浇水除草就搞定了。这种“营养钵”育苗方式,兴起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是中国农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可适用于玉米、棉花、西瓜等作物。

王渊小时候去外婆家,可帮忙揉过屎团子,当时只觉得特别好玩。而且粪便混合草木灰、泥土之后,也不怎么显臭,搓起来并无心理负担。

有两个物理学派门徒,负责这些作物的试种,王渊告诫他们:“玉米苗长到两个巴掌宽的高度,就可以考虑移栽了。移栽的时候,可以进行垄植,每窝间隔大概是虎口到手肘的长度。”

玉米,是王渊给新作物的命名!

至于垄植技术,古已有之,至少一两千年了吧。

其他都源于王渊的幼时回忆,苗高、间距什么的,只能记得一个大概。至于什么时候浇水,王渊只知道育苗时,必须泼洒少量水分,移栽时要用瓢灌浇,之后如何浇水只能慢慢摸索——其实也就抽穗还需灌溉一次。

王渊仔细回忆,突然又补充说:“等玉米稍微长高之后,可以在垄沟里种豆子,玉米和黄豆能够共生,如此就能节省土地。”

这种间作栽培技术,自然是中国劳动人民总结的,欧洲如今还在玩轮种呢。

王渊小时候在外婆家掰嫩玉米,就能看到垄沟里栽着豆子,玉米和大豆都能良好生长。

学生和佃农也没多问,以为是佛郎机人,带来了玉米种植技术。

接着,王渊又去红薯实验田,吩咐道:“红薯挖坑埋进去,等藤蔓长得茂盛了,再这段藤蔓进行移栽。也要进行垄植,垄沟里载……不对啊,把玉米田的人也叫过来!”

王渊彻底回忆起来,玉米、红薯和大豆,可以同时进行套种。

玉米栽在垄上,最高;大豆种在垄沟,次之;红薯也种在垄沟,最矮。

一块田地,可同时种这三样作物,高、中、矮互不干扰,以实现耕地的最大化利用!

中国农民太勤劳了,也太聪明了。他们一直都在摸索,如何用最少的土地,种出最多的粮食。

玉米和红薯都是高产作物,同时种在一块地里,而且

王梓钧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menghuidamingchun.qfyd.net/2756425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