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推荐阅读: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再少年贪睡你老婆没了嫁给铁哥们蝴蝶轶事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竹马难猜小漂亮被偏执室友们缠上[穿书]洄天二嫁帝王大爆我跟他不熟他穿成了帝国瑰宝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普通人,但外挂是神明权倾裙下第九农学基地守寡后我重生了

道, “所以前线还得留够撤退的粮草, 如此一来后方的压力就会更大。”

小小苏听的瑟瑟发抖,“然后呢?”

接下来要做数学题了是吗?

已知:役夫携带军粮6斗,一役夫一兵日耗0.4斗,兵丁日行三十里。

问:士兵最多能向前推进多少里?

是这样吗?

苏洵:……

这小子将来不去管军需补给简直对不起他这灵活的脑袋瓜。

白玉堂听的两眼蚊香圈,甩甩脑袋将那些听不懂的算术题甩出去,顺便把问题也甩出去,“明允兄,朝廷应该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他们现在运送军粮的确有点麻烦,但是以前汉唐打仗跑的比现在远多了,人家当时怎么运的粮食?

苏景殊举手抢答,“我知道我知道,以战养战,打到哪儿抢到哪儿,打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粮仓。”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没毛病。

“打别的地方可以这么干,打西夏不行。”苏洵摇摇头,回道,“除非大宋的军队能直接打到兴庆府,不然深入多少里都是白搭,西夏境内贫瘠荒芜,大军根本没有东西可抢。”

白玉堂可以作证,“的确是这样,西夏境内的百姓自己都活不下去,大军想抢也没得抢。”

“所以解决办法有两个,要么增加役夫的数量,大量征调役夫保证军需,要么在西夏境内设置粮仓,先把粮草运往西夏境内,然后再想办法送到最前线。”苏洵比划了个“二”,然后问他聪明的小儿子,“景哥儿觉得这两个法子哪个好用?”

苏景殊苦着脸,“爹,您应该问这两个法子哪个能用。”

大量征调役夫?还嫌民间的造反起义不够多啊?

先把粮草运往西夏境内?在后方和前线之间增加补给点分段运输,这主意的确可行,问题是运过去的粮草还是他们的吗?

将士越多后勤压力越大,可兵丁太少仗又没法打,打个仗怎么那么难?

小小苏蔫儿了吧唧,刚才的雄心壮志一点儿不剩,满脑子都是怎么运粮草。

昔有诸葛丞相造木牛流马,今有苏家小郎……

完全想不出来有什么法子呜呜呜呜呜。

苏洵拍拍儿子的脑袋瓜,慢慢悠悠的说道,“你能想到的问题朝中大臣都能想到,你想不到的问题朝中大臣也能想到,可以说他们有私心,但不能说他们没本事。”

甚至不用朝堂上吵架,平时雅集诗会议论起朝政也是这么吵。

吵架不光要有气势,还得有理有据,无凭无据的吵架都没有底气。

其实西夏这事儿不是最近才有的风声,早在李元昊被杀之后朝中就有趁机灭夏收复失地的声音。

西夏没了李元昊这头猛虎,大宋出了个战无不胜的狄青,此事不战更待何时?

然后那些人就被三司主管财政的官员喷了个狗血淋头。

假设大宋派三十五万大军出征,就算征调二十五万役夫也只能供应七天的粮草。

按照最好的情况来假设,大军路上不会狂风暴雨沙尘那些恶劣天气,将士们行军时不会生

醉酒花间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geisushidangdidideneixienian.qfyd.net/5778063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