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帝王觉悟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帝王觉悟

推荐阅读:武极天下红楼春中华大帝国小白杨大唐纨绔公子封侯明朝伪君子步步生莲大清第一太子辛亥大军阀神雕后传大秦工程兵明朝那些事儿重生之抗日风云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北方之王武动江湖绝世唐门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大唐春

四月二日,金陵地震。

四月五日,金陵再次发生地震。

四月八日,金陵不仅地震,还死了三十余百姓。

如此频繁的地震,引起了都察院御史们的警觉,一些礼部官员也开始奋笔疾书。

无一例外,都在说:

皇上迁都引起上天不满,现降下地震以示警告,若再不停止迁都,恐有大灾降世。

进言的文书一封接一封。

朱文奎都懒得仔细看这些文书,交给杨溥收起来晚点烧了去。

北平新都已完全竣工,外围城墙也已筑成,当下北平正在做最后的清扫、点缀、物件置办、人员进驻等事宜,一些衙署都已经开门了,比如刑部衙署,人到了没两天,直接就开业了,抓了好几个不法事之人。

北平卫军营正在分流,一部分缺乏战力的退出,一部分外调至地方卫所,一部分直接加入未来北平京军。就连北平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也开始合并与调整,布政使司挑选人员直接进入吏部、户部,按察使司全部并入刑部,都指挥使司进入五军都督府。

朱文奎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应该看得清楚,迁都已成大势,不可逆转,可谁知道这群人竟还不死心,借地震来攻击朝廷迁都决策。

杨溥看了几眼,发现这些文书无一例外都是一群老官员写的,他们多品阶不高,又没了晋升希望,加上根基在金陵附近,自然想抓住一切机会反对迁都。

“太子,这文书不批,也不合适吧?”

杨溥认为,置之不理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多的奏折,下次看奏折的时候更费神,因为会多看到一行“上次写文书没批,可能没看到,我再写一封”之类的话。

朱文奎想了想也是,于是挥笔写下:

若上天反对,当震泰山共北平、金陵三地。若无,则准之。

地震这玩意是什么,朱文奎早就听朱允炆解释过,但作为皇室之人,还不能放弃天授神权,放弃天人感应。

你不是说金陵地震是上天反对,它反对的话,那就三个地方一起发地震让我看看,都震了,迁都不迁都咱们就商议商议,只震一个金陵,这不是说明金陵不安全,催促咱赶紧搬家嘛。

杨溥看着朱文奎批阅的文字,嘴角微微一笑。

这还真是绝了。

泰山相当于在北平与金陵的中间,隔着那么远,别说三处不太可能同时地震,就是同时地震了,谁也说不清楚。

小地震晃两下地方上都不上报的,谁知道千里之外震没震。

工部尚书黄福走了进来,行礼之后,递上文书:“太子,燕王府举家迁往封国,那北平与金陵两地的燕王府该如何处置?”

朱文奎看着黄福,对这个问题有些始料不及。

这倒是个大问题,北平修建有燕王府,而且还不小,可现在燕王这一脉已经确认全部去封国了,燕王府已经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可如何处理燕王府是个大问题,这是王府,规格确定好了的,只能给王爷一级。而其他藩王都有各自的府邸,用不着燕王的房子。

杨溥见朱文奎左右为难,

寒梅惊雪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zhongshengdamingwansuiye.qfyd.net/5629040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