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武夫当国 > 第48章 ,南北驳火

第48章 ,南北驳火

推荐阅读:朝为田舍郎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小阁老本王在此老婆请安分北国谍影我是军阀抗日之特战兵王大唐纨绔公子中华大帝国超级家丁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武极天下重生之抗日风云蝉动此心无垠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大时代里的小军阀乌合之众大雄的爱情故事转

。可见称帝与否都是那些官老爷们得利,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又真正获得什么了?

不仅依然一无所有, 反而连一份太平的生活都无从保障。等到兵祸横行,平头小百姓们肯定会陷于水火之中。倒不如不要称帝,南北之间好歹还能有一份平静。正是有了这样的念头,不少之前跟风拥戴帝制的小老百姓们不知不觉之间开始转而埋怨帝制。

然而,毕竟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星斗小民,他们是没想过也不敢想去反对帝制,仅仅是表现出对帝制的担忧和发牢sāo罢了。

面对国内越来越动荡的局势,袁世凯不得不对唐继尧、蔡锷等人联名通电做出答复。只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畏惧过这些反对派的军阀势力,相反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心思便渐渐转移到如何平复国内反帝制的浪cháo。因此在给云南发去的复电当中,他首先痛斥蔡锷背信弃义,又指责唐继尧等人与帝国通缉犯孙中山为伍,更是私下调集兵力意图谋反,叛国之罪名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份复电唯一的作用就是要跟护**zhèngfǔ争抢舆论声势,对外公布护**zhèngfǔ是叛国的非法组织,并且还专门针对护**zhèngfǔ提出的一些要求进行逐条批评,用尽巧言令sè来维持帝制的正统形象。

没过多久,袁世凯甚至在西南护**zhèngfǔ还没有宣布dúlì并开始下一步行动之前,抢先对十二师和十五师下达命令,以叛国罪立刻逮捕蔡锷、唐继尧、熊克武等人,军队即rì向叛军集结地发起进攻。

前前后后磕碰了一个月之久,南北中国的战火总算是无可避免并发起来。

最先传来战事消息的是四川。陈宦以第十五师为主力部队,又集合了川军中支持北洋zhèngfǔ的刘存厚、王陵基两部人马,由chóngqìng和泸州两地,分别向成都、自贡、宜宾三地展开进军。

虽然熊克武的川军以及驻扎在川内的滇军、黔军合起来也有三万之众,第十五师是满编zhōngyāng师,总兵力却不到两万,但一方面zhōngyāng军武器装备jīng良,后勤供应充足,又占据极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加上刘存厚、王陵基的两路大约一万五千人的川军部队,总兵力与护**第三梯队相差无几。

更何况第三梯队看上去兵力充足,但实际上内部却混杂不堪、矛盾重重。

蔡锷在编制护**是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可所有梯队全部都是按照地理位置来编制,战区的划分和作战任务的安排上面已经有了一定限制,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先这么来办。原本第三梯队并不是主战部队,其唯一的作用是在四川开辟战场牵制北洋军,并接应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入川。

等到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完成行军后,四川战场主要进攻任务便由蔡锷亲自指挥,第三梯队则退居二线负责后勤保障和各地防守。甚至一旦湖南、两广的第四梯队出现问题,还需要由第三梯队当中的黔军、滇军几支部队分兵支援,反而到了那个时候,随着第三梯队内部杂牌部队越来越少,矛盾和冲突也会得到相应的控制。

护**与北洋军在成都郊区先发生了一轮驳火,最先与护**交火的是刘存厚麾下一支先头部队。刘存厚的部队基本上都是旧军出身,即便最近半年因为紧密巴结与zhōngyāngzhèngfǔ,获得了不少经费上的支持,可部队中的**问题犹为严重,以至于真正的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这轮交火双方相隔了一百多米以上的距离,完全是胡乱对shè,任谁都没敢轻易的发动冲锋。一个钟头后,刘存厚的先头部队主动撤退到东南方向的简阳镇上,偃旗息鼓,等待后续部队和zhōngyāng军的到来之后再做下一步进攻的打算。!

本文网址:http://wufudangguo.qfyd.net/961568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