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舍人黄淮的远见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舍人黄淮的远见

推荐阅读:终极科技帝国小白杨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大清第一太子北方之王辛亥大军阀国王世家女大时代里的小军阀老婆请安分明朝败家子蝉动抗日之特战兵王明朝那些事儿绝世唐门千秋神雕后传德意志的荣耀明朝伪君子重生之抗日风云

大兴海业, 当编舆图, 记述天下诸地,以示万民,知晓疆域所辖,激士民精神。”

朱允炆看着信手拈来,奏对轻松的黄淮,微微点了点头:“往前追溯,各朝地理总志,舆图文本,多有谬误。大明若要修地理总志,当以精准为要。可朝廷上下,熟悉地理的人才并不多。”

黄淮明白地理总志编写的困难,时代变迁之下,有些山还是那座山,可有些河已不是最初的河,府县的设定也大有不同,特别是大明收了大东北、大西北、交趾与东海、南洋诸岛,想要记述其中地理要点,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绝非是容易事。

但黄淮有办法,进言道:“臣以为,地理总志的编写,应以实际见闻、走访实察为基。若选一二人负责,定少不了谬误。不妨将此事列为朝廷大事,分派给地方府学、县学、社学,由先生组成编纂队伍,形成地方地理总志,之后集于朝廷汇编、审核与勘校。”

朱允炆笑了。

黄淮是个人才,他懂得如何将一个繁琐的事务分解。

朱允炆记在心中,然后翻看《大元一统志》,看着草原方面的论述,问:“内阁、兵部等人都建议联合瓦剌,以瓦剌为矛,收拾鞑靼。你意下如何?”

黄淮凝眸,这是一个极要命的问题。

要知兵部、五军都督府与内阁官员,可谓朝廷肱股之臣,位高权重。若是赞同他们,自是好说,若是反对他们,后果难料,万一被人听去,说一句黄淮与内阁大臣意见相左之类的话,说不得二天就要收拾铺盖走人。

黄淮是一个有主见且有远见的人,不愿意趋炎附势,更不想屈从权威,思虑再三,才凝重地说:“臣所知有限,对国之大事不敢擅言,只有一二想法,希望皇上可以多加考量。”

朱允炆对谨慎的黄淮说:“但说无妨。”

黄淮瞥了一眼屏风上的山川舆图,然后说:“瓦剌与鞑靼本是一家,共主草原,因元廷崩溃,内部混乱,大汗被杀,这才分裂为西部瓦剌、东部鞑靼。鞑靼也好,瓦剌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野心,那就是一统草原。”

“现如今瓦剌势本就强过鞑靼,朝臣依旧进言支持瓦剌,以加大对鞑靼的征讨,其后果很可能是鞑靼式微,一蹶不振,最终瓦剌控制草原。草原一家之后,定会南下,于我朝大不利。微臣以为,当放下威虏城之事,不过于弱化鞑靼,不给予瓦剌过多支持,让鞑靼牵制瓦剌,两虎相斗,方能两败俱伤。”

朱允炆思索着。

显然,兵部希望借瓦剌先收拾鞑靼,最后朝廷出手,解决瓦剌,实现对草原的控制,采取的是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的策略。

而黄淮的建议,则是鹬蚌相争,放任瓦剌与鞑靼斗来斗去,最终大明充当渔翁一窝端。

兵部的策略可能见效更快,但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让瓦剌坐大,反而对最后决战带来困难。黄淮的策略见效更慢,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同时削弱的鞑靼与瓦剌,好处是两个冤家都不强,大明收拾一个之后,还可以轻松收拾另一个。

黄淮见朱允炆不言语,加了一句:“未迁都,不宜远征。”

朱允炆深深看着黄淮,重重点头。

寒梅惊雪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ozhongshengchenglezhuyunwen.qfyd.net/4931817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