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三分水师(二更)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三分水师(二更)

推荐阅读:步步生莲德意志的荣耀大唐春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明朝伪君子重生之抗日风云封侯穿越魔皇武尊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大秦工程兵千秋武动江湖终极科技帝国乌合之众老婆请安分绝世唐门穿越清末当土匪北国谍影大清第一太子

四个卫兵力,合两万两千四百军士,分宝船十艘,大中福船一百七十二艘,运粮船三百,其他船只二百。

东南水师,治所福建太平港:

七个卫兵力,合三万九千二百军士,分宝船十五艘,大中福船三百艘,运粮船二十,其他船只二百。

南部水师,治所交趾爱州港:

七个卫兵力,合三万九千二百军士,分宝船十五艘,大中福船三百艘,运粮船八十,其他船只四百。

????????????????这个方案有一个显然的问题,东海水师应该是最重要的,反而是划分之后最薄弱的。原因是朱允炆认为,迁都北平最少还需要六七年,在这段时间里,郑和率领的船队怎么也会返回,到时郑和的船队将全部并入东海水师,也可以确保京师附近水师力量的绝对优势。

南部水师的治所也是几次争论之后确定的,不少官员认为应该设在广州,或是阳江,但朱允炆、杨荣、杨士奇等人认为,南部水师的主要使命是控制南洋,选择在交趾爱州港,即可以确保南洋战略稳定,也可以确保交趾稳固。

水师三分,实现了水师力量的区域集中,强化了大明对大海的掌控。

就在众人认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朱允炆出人意料地宣布,龙江船厂是大明的造船中心,大明将沿长江流域,设三座铁船造船厂,重点推动铁船制造,其中一座位于太平府,被朱允炆亲自命名为马鞍山造船厂……

太平府的铁矿不小,想要支撑起来铁船制造,就需要扩大产量。

朱允炆准备借此机会,沿长江一带,打造一些集群产业,以确保他日迁都北平之后,南京不会快速衰落。

大明想要发展大海,控制大海,南京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毕竟这里各种材料充分,矿产也多,没有的材料运输也方便,而北平那里,多少有些远了。

铁船厂的设置,标志着大明冶铁、锻造取得了巨大进步,也说明龙江船厂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铁船制造技术,虽然制造周期有点长,中型福船样式都需五个月之久,但胜在维护成本低,质量好。铬矿的开采与应用,被证明有着很好的防腐蚀性,铁船制造已不成问题。唯一困扰大明的是,北平密云的铬矿产量有限,跟不上使用。

就在朱允炆发愁的时候,一艘大宝船,三艘中宝船,二十艘大福船的船队乘着东南风,驶入了交趾洋,补给物资之后,没有作休整,朝着福建沿海方向前进,直指京师……!

本文网址:http://wozhongshengchenglezhuyunwen.qfyd.net/4763188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