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五十三章 造点地雷与手榴弹吧

第三百五十三章 造点地雷与手榴弹吧

推荐阅读: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德意志的荣耀我是军阀重生之抗日风云朝为田舍郎封侯大唐纨绔公子乌合之众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末世之三妻四妾北雄老婆请安分穿越清末当土匪晚唐浮生抗日之特战兵王小白杨步步生莲大清第一太子武炼巅峰明朝败家子

响, 现已形成了一个标尺。”

朱允炆走入火药作坊, 捏起一点细圆的颗粒火药,看了看,微微点头道:“火药颗粒大了,会出现不少缝隙,缝隙一多,自会影响爆炸威力,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摸索出来标尺,扩大生产,神机营需要早点装配颗粒

火药。”

陆安答应着,并介绍着这段时间给兵部拨付了多少颗粒火药。

朱允炆见火药司已成规模,库房也已渐满,便嘱托道:“安全起见,可启用科技局的库房,将火药存入狮子山中。”

陆安含笑答应。

朱允炆突然想了起来,问道:“朕记得有一种火器,可以埋在地下,待人从上面踩踏时会炸,那一类火器在哪里,拿出来让朕见识见识。”

陆安眼神一亮,道:“皇上说的是炸炮吧?陆源,快去取两枚来。”

“炸炮?”

朱允炆皱了皱眉,感情明代的“地雷”是“炸炮”,你咋不弄点摔炮出来?

陆安对于火器十分了解,侃侃而谈:“炸炮出现于南宋,那时名为火药炮,埋于地下,曾重创过金军骑兵。至我朝时,炸炮经过改良,已有不少威力,只不过皇上,炸炮用起来不太好用啊。”

这东西只适合打埋伏,不适合进攻,可用性确实不如火铳之类。

陆源拿出来两枚“炸炮”,将其火药倒出,确定安全才拿给朱允炆。

朱允炆看着明代“地雷”,不由微微皱眉,这拳头大的玩意,真的是地雷?黑铁铸造,全身都是凸起的小疙瘩,再凸一点,估计可以当做尖刺锤头了。

“如何使用的?”

朱允炆好奇地问道。

陆源介绍道:“皇上请看,这炸炮以生铁铸造,腹部中空,可以将火药装填在腹部,然后密实,插入小竹筒,并将火绳一端引于内,一端穿到火槽,火槽旁连接着小型的钢轮,埋在地下之后,一旦有人踏动发机,钢轮运转,燧石碰撞可点燃火槽……”

朱允炆仔细观察着,了解了地雷原理之后,便问道:“既这里用了燧石,为何没有推至火铳之中?”

陆源愣了下,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种事,以前都没想过,再说了,这些人只是负责制造火药与一般性的弹药,并没有思考过将燧石加装到火铳之中。

朱允炆也清楚,二炮局现在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火药司、火铳司、火炮司太过独立,彼此之间缺乏沟通。

有些技术明明已经出现了,可并没有得到应用,原因就在于:各自为政。

朱允炆看向顾三审,吩咐道:“一个时辰后,让二炮局各司掌印,教匠与杰出匠人,至黄库静候。”

顾三审点头,安排人去传令。

朱允炆拿起“炸炮”,在手中掂了下,然后向外扔出去,看着落在十二三步开外的“炸炮”,连连摇头。

身体素质还是太差了,竟还丢不出三十米去。

陆安、陆源与一干匠人,不知道朱允炆在做什么,还以为是发了脾气,乱丢东西,一个个连忙跪下请罪。

朱允炆拿起另一枚空的炸炮,掂量着说道:“朕只是告诉你们,既然有埋在地里的炸炮,那就再研究出来一种用手扔出去的炸炮,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做手榴弹……”

手榴弹,对于大明完全没有技术压力,这玩意拿来对付下大规模骑兵,也未尝不是一种犀利的武器,最主要的是,广西与安南不是山多吗?

运点手榴弹过去,打山林战,也能少死点人不是,如果遇到被动追击战,埋点地雷,给追兵留点礼物,不也挺好的,省得人家辛苦跑一趟……!

本文网址:http://wozhongshengchenglezhuyunwen.qfyd.net/4390213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