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零六章 设置个小学(一更)

第二百零六章 设置个小学(一更)

推荐阅读:朝为田舍郎中华大帝国此心无垠锦衣笑傲行武炼巅峰明朝伪君子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工程兵大唐纨绔公子抗日之特战兵王大清第一太子老婆请安分无敌六皇子辛亥大军阀明朝败家子我是军阀穿越魔皇武尊大雄的爱情故事转武极天下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除了这些“本科类(qfyd)•(net)” 学校外,大明还存在有医学、阴阳学等专科学校。

明代市民文化的普及,学风之盛,都与朱元璋的教育体系有关。

《明史》在这方面,给了朱元璋高度的评价:

“盖无地而不设

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库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徽,山派海涯此明代学风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七分*阅读])_[(qfyd.net)]✣『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虽然史官说的话,难免有逢迎、溢美之嫌,但朱元璋重视教育,是不争的事实。

后来的圣人王阳明,他便推崇朱元璋的平民教育,并将其融汇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中。

朱允炆设置京师初等学院,一是为了弥补官办小学的空白,配合后续国子监革新;二是为了解决白莲教。

在内阁与翰林院提出的解决白莲教方略中,除了主张严惩、监控之外,还提出了一点,那便是启发民智。

这个观点是姚广孝提出的,他认为,人没文化不服管,不信你看,北面鞑靼、瓦剌,南面各土司,山里经常闹腾的,大部分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

反观历史,有文化的人很少造反。

不信你去找历史书,把自古以来的造反者列个表,文盲、半文盲占据绝大多数……

朱元璋一开始也是文盲,但人家是在造反过程中自学成才了,就建国之初,圣旨都写不好。

比如鬼子来了,朱元璋写了一封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就如此霸气的白话……

姚广孝的建议为翰林院所采纳,被朱允炆认可,加之灾民入京师已成定局,拖家带口的,总需要给他们安顿好。

百官对女子入学有警惕,不舒服,会反对,那咱就换一条路走。

灾民来京师打工干活,人家孩子丢家里不合适吧?

一起拉到学院里读书去,即可以解决了孩子学习问题,也免去了灾民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干活不是?

人家都成灾民了,你还计较男童、女童?

他们现在的身份,就一个,那就是大明受灾的百姓。

徐妙锦吃惊地看着朱允炆,又低头看了看是手中的建筑图,沉思稍许,才问道:“皇上哥哥没有说笑吧?”

“朕不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京师初等学院的选址,便安排在国子监周围吧,一应花销,可用皇后名义支出。”

朱允炆认真地说道。

马恩慧转头看了一眼朱允炆,没有反对。

皇后体恤百姓,自己花钱给百姓照顾下孩子,百官再怎么蹦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徐妙锦看着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的朱允炆,不由佩服道:“皇上运筹帷幄,果是不凡。那微臣便去寻址,然后再入宫找皇后姐姐要银子。”

“本后是第一次不待见你啊……”

马恩慧含笑道。

徐妙锦嬉笑一番,也没逗留多久,便出了宫。

数日后,长江北岸。

李老三看着眼前壮阔的长江,不由心生畏惧,相对涡河而言,眼前的

(qfyd)•(net)

寒梅惊雪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ozhongshengchenglezhuyunwen.qfyd.net/4390194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