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十六章 道衍,我们比谁的预判更准

第三十六章 道衍,我们比谁的预判更准

推荐阅读:北方之王晚唐浮生小白杨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抗日之特战兵王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大唐春终极科技帝国朝为田舍郎明朝那些事儿重生之抗日风云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明朝败家子每次都是非人类老婆请安分大唐纨绔公子世家女步步生莲穿越清末当土匪明朝伪君子

做通了百官的思想工作。

而此时,已经折腾了一个多月了,一些地方的秋税都开始解送了。

冬天了,不宜施行一条鞭法。

最终内阁拟定,通知地方,暂缓解送秋粮,准备在建文元年施行,同时自国子监遴选一批监生,组建专门负责监管一条鞭法的官吏队伍。

被折腾的朱允炆,同时还需要负责新军之策的问题。

正如金忠对朱棣说的,新军之策最大的问题便在于是否具备持续性,若是新军之策施行一半,突然中断了,不施行了,那引发的问题将是严重的。

朱允炆不是蛮干主义者,五军都督府也都不是傻子,户部的人更是精明,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以往年税收来看,虽然中央财政银两只有三百万两,但如果将谷物折算为银两的话,也还有一千万之多。

在新军之策只局限于京营、北平府、山海关等地的情况下,支撑一年两年完全不是问题。

加上朱允炆正在准备农业税制改革,又授权北平先行试点商业改革,商业发展的潜力即将释放出来,到时候,大明财政必会出现改观,再将新军之策推行全军,也不算晚。

在雪中,走向后宫。

朱允炆喜欢雪,喜欢洁白无垠的世界。

漫天轻盈的雪花,如上天赐给世界的精灵,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天换地。

马恩慧见朱允炆冒雪而来,担忧地迎入屋里,安排人将炭火烧旺一些,吩咐侍女准备一些热汤,才埋怨地说道:“雪虽小,无恙为大。这么冷的天,皇上就应该待在暖阁,何苦跑到长安宫来。”

朱允炆抱着扑过来的朱文奎,听着孩子稚嫩地喊着“父皇” ,心中温暖至极,对马恩慧说道:“再不来,你不更埋怨?”

“臣妾埋怨什么?”马恩慧瞥了一眼朱允炆,从宫女手中接过衣服,走到朱允炆面前,说道:“换件衣服吧。”

朱允炆将衣服接过,放到一旁,叹息道:“不用换了,坐下陪朕说说话吧。”

马恩慧抱起朱文奎,看着疲倦的朱允炆,乖巧地坐在一旁,关心地问道:“皇上,朝廷之事万千,但也要劳逸结合才是。”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道:“朕只是不明白,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明理是非,为什么知道一条鞭法是对的,是好的,他们还要反对。为什么对国家有利,对国民有利的事,他们还要横插一杠,这些人,为官,是为谁当官的!”

“自然是为了皇上。”马恩慧轻声说道。

朱允炆微微皱眉。

马恩慧见状,连忙说道:“臣妾可说错了?”

“不,你没有错,错的是朕。”

朱允炆摇了摇头,凝重地说道:“你点醒了朕,他们是为朕做官的,可朕要的是,他们为民做官,为大明做官!以揣摩圣意,政治投机为立场,不如以利国利民为立场!这些人,走错了路。说到底,我们大明的教育出了问题。”!

本文网址:http://wozhongshengchenglezhuyunwen.qfyd.net/4390171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