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十五章 耐心

第十五章 耐心

推荐阅读:小阁老大秦工程兵超级家丁抗日之特战兵王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红楼春穿越清末当土匪中华大帝国老婆请安分神雕后传千秋武动江湖北雄北方之王锦衣笑傲行辛亥大军阀每次都是非人类大雄的爱情故事转我是军阀北国谍影

,一路尾随追击,士气高昂得很。” 偏殿中响起了苍老但厚重的声音,仆固承恩不用看都知道,那是中书侍郎陈诚在说话。

他吩咐宫人将餐食取出来,一一置于各人桉前,然后不敢逗留,行完礼后便退下去了。

“此东海之俊味,肴膳之至妙。陈侍郎不如暂歇,否则鱼就被我等君臣分食干净了。” 邵树德开玩笑道。

陈诚亦笑,道:“石首鲞,可是好物。”

鲞(xiǎng)这个字,据闻是吴王阖闾发明,上美下鱼,可见阖闾也很喜欢吃大黄鱼。当然,作为中国沿海产量甚大的一种海鱼,大黄鱼受人追捧很正常。

到了宋时,范成大还记载:“以冰养鱼,遂不败。”即有人非要吃鲜鱼,于是渔民们在捕到后,只能洒上冰块,一路送至“吴郡”。

老实说,这有点奢侈了,也不知道当时谁在苏州做官,要求这么高。正常富贵人家,也就只能吃吃那种“粗盐暴腌”,挂在桅杆上风干的石首鲞了。

邵树德专心对付着面前的鳕鱼。切成段的鳕鱼蒸得刚刚好,他吃得很欢快。

这种鱼因为生活在较深的水域,古时候难以网捕。欧洲那片,从维京人开始,便是在海上钓。一条船上十几根、几十根鱼竿,远远望去也是一番奇景。

钓上来的鳕鱼往往长达一米左右,肚大熘圆,肉质鲜嫩。欧洲人捕了大概几百年,把世界级的纽芬兰渔场都给干没了,什么绝户网都用了,完全不管子孙后代的利益,据闻前后捕了几十亿条之多,造就了着名的“蛋白质红利”时代。

工业革命时代欧洲人身高每百年增长十厘米,与蛋白质的大量摄入脱不开关系。与之相比,大清人口激增,远超欧洲,但大伙只有红薯吃,身高下降、瘦弱不堪,这种低质量的人口增长,真的很无谓,当兵都不合格。

“可惜不是鲜鱼。”邵树德叹道:“朕是真想上平海军的舰船,跟着他们一起出海。”

“陛下,不可啊!”裴贽立刻劝道。

邵树德哈哈一笑,道:“朕戏言耳。”

裴贽这才放心,道:“海上风云莫测,赤水军可以出事,陛下万万不能出事。”

赤水军将从登来青分批登船,跨海攻击幽州的事情,对重臣们来说不是秘密。裴贽还真怕圣人兴致一起,便要跟着上船,那不是胡闹么?途中若出点事,这个新朝算是完了,没有任何人能掌控局面。即便众人还念着邵氏恩情,勉强保扶某位皇子登基,以如今的风气来看,也必然会出乱子,二世而亡的可能性很大。

“陛下,说起出海之事,赤水军已等待多时,不知何时可以动身?”枢密使杨爚问道。

“这事葛从周做主,朕不掺和。”邵树德说道:“葛从周在前线,他最清楚晋军的情况,我等贸然插手,恐不美也。”

赤水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幽州。

按照这会探听到的情报,幽州晋军主力已大举南下,直扑沧州而来。对于这件事,邵树德觉得要表扬下臧都保。这个在攻伐灵州时以先登勇士发迹的方面主帅,头脑非常清醒。在得知晋军大至芦台军后,遣都游奕使王建及引诱敌军,且战且退,一路向南,令其离幽州越来越远。

孤独麦客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antangfusheng.qfyd.net/4552836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