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谈谈骑马行军的问题

谈谈骑马行军的问题

推荐阅读:千秋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大唐纨绔公子辛亥大军阀明朝伪君子红楼春穿越清末当土匪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朝为田舍郎本王在此末世之三妻四妾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此心无垠穿越魔皇武尊大雄的爱情故事转抗日之特战兵王大清第一太子北方之王世家女超级家丁

多次连续机动一千多里、两千多里。不然的话,以唐军在西域的那点兵力,无法控制那么大的地盘。

(3)带比平均一人三匹更多的马。《黑鞑事略》就记载蒙古人有至少五六匹马,事实上蒙古人作战,很少有低于一人五马的,一人十马的极端情况都有过,当然如果路不好走,会适当降低,但不会低于一人三马。甚至在第一波人走后,后面还会有人带着大量空载马匹跟上,给他们更换。

行进过程中换马骑乘,若要保持高速,就要在战马、驮马、骑乘马之外,有更多的备用马,可以是驮马,也可以是骑乘马,当然也可以是战马,但骑战马赶路太奢侈了。

(二)一人多马的情况下如何行军

其实很简单,分批次。

假设一人五匹马,战马空跑,这是铁律,不能变。

一匹骑乘马骑着,另有一匹骑乘马可以在行军途中换着骑。

把行李分散到两匹驮马身上,让它们处于无损负重状态,能跟上节奏。

这样一来,五匹马的状态不一样,可能有快有慢。

走得快的,到休息时间了,就在路边喂马料、盐、水,等待后面人赶上。后面人赶上来了,换休息好的状态相对不错的马骑着,继续赶路,状态不好的马停下来休息。

大群骑兵长途行军,其实队伍是拉得很长的,队伍里每个人的状态也不一样,有人在赶路,有人在休息,有人的喂养马匹。其实是一种波次前进的方式。

马越多,速度越快,当然消耗也越大。

(三)个人观点。

一人单马的骑兵,其实是“乞丐版(qfyd)•(net)” 骑兵,不具备机动性,他们甚至都没法远离步兵主力行动。

一人双马的骑兵,个人认为是“青春版№([七分+阅读])№『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骑兵,其实速度也不算快。

一人三马的骑兵,个人认为是标准配置。战马空跑,骑乘马代步,驮马载行李。但因为马的负重问题,休息时间比较长,速度比一人双马快多了,但仍然达不到蒙古人、契丹人那种一两千里、两三千里大迂回急行军的速度。

蒙古人经常带五六匹马急行军,你以为是什么?带着空耗粮食吗?一个是维持高速前进的态势,速度不降,一个是长途行军过程中,即便再爱惜马,再注意休息,也会有损耗,必须补充。

书评区有人提到了耶律休哥六天机动1400里的事情,其实是接近1500里,平均一天250里。一人三马做不到这个速度,除非他抱着马匹大量倒毙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契丹不缺马,没必要这么做,一人带五六匹马就解决了。

就先写这么多吧。!

(qfyd)•(net)

本文网址:http://wantangfusheng.qfyd.net/3442506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