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

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

推荐阅读:大秦工程兵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德意志的荣耀末世之三妻四妾明朝败家子封侯大唐春本王在此步步生莲晚唐浮生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北方之王重生之抗日风云武动江湖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小阁老朝为田舍郎超级家丁武极天下辛亥大军阀

主要伤亡不是蚁附攻城,事实上在攻石堡城本身时,伤亡并不大,堡内守军也很少,最后甚至集体投降了,被俘四百余人。真正的血肉磨坊是上山途中,史载吐蕃人准备了大量滚木礌石,顺着山道滚下去,层层设防、处处拦截。没有城墙,光靠地形就让你付出几万人的死伤,而造成这一切的不过就几百守军罢了。

而在围绕石堡城的阻击与反阻击中,唐、吐还爆发大规模野战,双方都打出了真火,唐军前后死伤数万。

这是一场浸透了鲜血的惨胜,值不值得自有后人评说,反正王忠嗣体恤将士性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qfyd)•(net)” ,不肯用十万大军攻打只有区区数百守军的石堡城。

柏崖仓当然不如石堡城地形那么极端,但邵树德也不像唐玄宗那样非要争一口气,用人命来弥补地形上的劣势。筑起土墙堵住汴军下山袭扰的道路即可,码头已经被拿下,如今还是攻河清县城要紧。

汴军,可不一定会给你多少时间。

而此时的河清县之外,夏军三面围城,武威军主力及河渭蕃兵近两万人,已经强攻城池数日。城内守军出城厮杀过几次,但都被击破。吃了亏之后,就一门心思躲在城内坚守了。

夏军已经死伤不轻,但全权指挥攻防战的高仁厚也不再“仁厚㊣([(qfyd.net)])『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驱赶着一群又一群蕃兵去消耗城内守军,彻夜不休。

汴军现在还不肯投降,再打下去似乎也没投降的必要了,这里必将要变成一片鲜血浇灌的土地。

陕州河运院之内,水手们被全数召集了起来。

国朝舟津济梁都有令,九品官,管水手、木工若干。河运院、水陆发运院的级别更高,有转运使,管辖的船只、车马、驭手、水手只会更多。

陕州河运院已经很久没开工了。

其实不光他们,渭口、河阳、河阴等院也很久没开工了。这些发运院,有的是终点和起点,有的是中途维修、仓储地点,全部工作内容就是为朝廷转运钱粮——主要是财货。

但关东战事不休,漕运断断续续,这些依赖漕运生活的官僚机构、水手木工之类吃得半饥不饱,艰难无比。

但他们时来运转了。

灵武郡王邵树德遣人传令,征发转运院船只,运输粮草、器械,目的地则是下游河清县的蓼坞码头。

国朝漕运的原则,就是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盖因每条水系的水文情况大不相同,航行在上面的船只都是特别设计的。从潼关到河阴仓这一段,使用朝廷转运院的船只和水手,绝对没错。

陕州河运院的转运使名叫韦念,在与匆匆赶来的虢州刺史黄滔会晤之后,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水手、船工人领赏钱一缗、绢两匹、麦两斛,士气大振。

给谁干活不是干啊?朝廷不发钱,难不成大伙全饿死?

“诸位都是老于任事的干练之才,多余的话我也不想说了。这五万斛军粮,尽快运到蓼坞码头,卸货存放起来。”韦念找来了转运院的佐贰官员及杂任,神情严肃地说道。

“官人,蓼坞地方不大,有个小仓,最多只能存三万斛。而今多雨,若无正仓存放,多出来的两万斛

(qfyd)•(net)

孤独麦客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antangfusheng.qfyd.net/3056229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