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三章 生活与提头卖命

第三章 生活与提头卖命

推荐阅读:重生之抗日风云乌合之众大秦工程兵封侯武动江湖我是军阀无敌六皇子老婆请安分大唐春大唐纨绔公子明朝那些事儿北方之王绝世唐门穿越清末当土匪世家女步步生莲超级家丁明朝败家子神雕后传本王在此

就是这么豪横。

艰难以后,国势日衰,但武夫收入却直线上涨,便是一个大头兵,收入也是衙门小吏的好几倍。

肃、代那会,按制,一军12500人,一年光绢帛赏赐就15万匹,人均12匹。

此外,这个军还有金银饰鞍辔各二十具、锦一百匹、彩色绫一百匹、绯紫紬绫二百匹、色罗三百匹以及男女锦袍、银壶瓶、锦褥、紫绫褥之类的高级实物赏赐,都有定数,用来额外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

这是实物赏赐,还有钱赐、粮赐!

大唐花在一个武夫身上的钱,可能是古时单个军士的好多倍。

正所谓:“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夫兴师不有财帛,何以结人之心哉!”

这就是大唐武夫的价值观,你给够钱,我来玩命。

当然以上是朝廷规定,各藩镇依照自身情况,有的比这还多,有的少——但不能少太多,不然小心被砍死!

不过随着经济逐渐下行,到了五代末年,这个标准就下降太多了。到了北宋,收入较高的禁军一年得到的各种粮食、财物,折合成晚唐军士的收入,大概只够抵消他们的粮赐,综合下来只有唐代藩镇兵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140万大头兵,竟然从武夫变成了丘八。

王郊、白五郎二人吃完后,便出门闲逛。

听周围人闲聊,得知这个商队竟然来自甘州,要到河东、河北去做买卖。

王、白二人都是会州会宁县的,出来从军这几年,见识大涨,知道会州新泉军往西便是凉州,凉州再往西就是甘州了,那是回鹘人的地盘。

怎么?甘州回鹘以前不是喜欢劫掠商旅么?现在改自己当商旅了?劫道的营生不做了?

围在商徒身边的人还挺多,但主要是军士家人在买。商徒也知道他们有钱,一个劲地用蹩脚的官话吹嘘带来的商品。

王郊看着看着,突然起了一阵莫名的熟悉之感。

当年在会州乡里,那个赵家商队里的商徒,也是这般摇唇鼓舌的。

也不知道爷娘在做什么?弟妹还好么?

阿爷年轻时落了一身伤,阴雨天是不是还会隐隐作痛?

商家还在卖力地吹嘘,但王郊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好像非常遥远的当年。

那一年,年轻的他名动会州乡里,走马驰射,十中四五。

那一年,他们父子二人跟着新泉军的孙队头去掏吐蕃人的哨铺,初出茅庐的他被骂得老惨了。

竟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啊!

“兵马使有令,尔等两日内回营,准备开拔!”远处驰来一骑,用他那破锣般的嗓子给大伙送来了“噩耗”。

白五郎破口大骂:“每次来都没好事。”

王郊倒没觉得什么,拿命换钱,本来就是武夫的宿命,没什么好说的。

比起小命,不能出人头地才更让人难以接受。

这次开拔,应该不是换防之类了,多半是要见仗的。至于进攻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河南府渑池县。

七月二十五日,三千军士在浢

孤独麦客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antangfusheng.qfyd.net/3056227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