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宋 > 第147章 师侄

第147章 师侄

推荐阅读:超级家丁神雕后传中华大帝国大唐春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明朝伪君子千秋本王在此明朝败家子重生之抗日风云北方之王武炼巅峰乌合之众大雄的爱情故事转锦衣笑傲行无敌六皇子穿越清末当土匪晚唐浮生每次都是非人类

尹文若是尹洙长子。

之前,尹洙牵扯庆历之争,漂泊不定,两个儿子尹文若、尹文钦一直安置于相州祖地兄长家中。如今,尹洙大难不死,且定于回山,就想把两个儿子接到了京城,现在二子已在路上,不日即到京师。

那范老二要考试,关唐奕什么事?

呵呵,还真有关系,因为唐奕现在算是范老二的老师之一!

范纯仁绝对是个书呆子,这是唐奕早就给他下了定论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勤勉有余,灵性不足。

说起儒学诸经的来,范老二绝对的扎实,说是倒背如流也不为过。而且,范纯仁早几年曾随孙复学经,深得泰山先生真传。

但要论起自由发挥的诗赋、策论来,范纯仁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灵性。

如今的进士考试,诗赋为重,策论次之,而经义最轻,这是当下大宋科举的现状。

范纯仁最为擅长的经义所占的比重最轻,那能不能考上,考个什么名次,就得看诗赋、策论的水平了。

诗赋的培养有范仲淹、尹洙两位大儒相佐,不说是大宋最好的老师,但也差不多了。

而且,范仲淹还找了一位专精诗词歌赋的能人,只是还未到回山。相信等他一到,范纯仁在这方面的能力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至于策论的养成,范老二也有两位师父——杜衍和唐奕。

杜衍就不用说了,这老头的政治眼光比范仲淹还要独到,对策论行文的把握,大宋朝现在还在世的人中,没人比他更精于此道。

且杜老头有个特点,其人中正谦和,这种性格亦反应在他的时文之中,与范纯仁刻板、少谋的性格正好相合。

至于唐奕,完全是尹先生推出来的。

在邓州的时候,尹洙就发现,唐奕虽不懂行文,亦文笔潜白,但其观点新奇,眼光高远,往往一偏范纯仁的作文,唐奕看一眼就能找出其中不足,且点评一针见血。

于是,在训练范老二的策论方面,唐奕的任务也是十分特别,别家书院绝对没有!

就是.....

聊天.....尹洙的办法就是让范纯仁和唐奕多聊天,汲取其独到的眼光和一些看法为己用。

如此算下来,唐奕的日子其实还真不轻松,又要管好自己的学业,又要开课民学,还有管好范老二.....

不过比起去年来,已经是轻松太多了。

日子也在这种看似忙碌,却还算惬意的生活中缓缓而过。

当然,唐奕除了这些‘正事’,又干了一件不算正事的正事。

锻炼身体!

早就说让君欣卓帮他打熬一下筋骨,像去岁那般的忙碌差点没把唐奕搞垮。十六岁的年纪,七尺身量的半大小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跟个病捞鬼似的。

唐奕是真怕了,以大宋的医疗水平,一个不好,他就得来个英年早逝。

所以,现在闲下来了,唐奕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锻炼身体。不求提枪上马,最起码也得结结实实的,别一点小病就要了命吧?

起初是君欣卓陪着他,每天一早从望河坡跑到回山码头,再从码头一路奔回。

苍山月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tiaojiaodasong.qfyd.net/2178565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