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官人 > 第四百七十八章:时不待我

第四百七十八章:时不待我

推荐阅读:蝉动锦衣笑傲行北雄晚唐浮生超级家丁中华大帝国穿越清末当土匪我是军阀神雕后传朝为田舍郎红楼春大唐春大清第一太子武动江湖大雄的爱情故事转绝世唐门老婆请安分本王在此乌合之众明朝那些事儿

,首先是绝大多数的壮丁入营,大多都在太平学里读过一些书,大致能够识文断字,这得益于太平学的推广,还有河南府这几年的富庶,这些能够识文断字的士兵入营之后,在一些操练的空隙,也会进行一些教育,这是专门的军中教育,军中有专门的博士负责此事。

如此一来,这就保证了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卒,即便没有太过的文化知识,但是也绝不是大老粗,他们能够识文断字,能看得懂军令,能背熟和牢记军规。

而一旦这样的人立了功,便有机会晋升武官了,只不过神策军在晋升武官时,当然不只是一纸调令,但凡是有功的人员,都将获得一个机会,即进入太平学的讲武堂,这讲武堂主要的职责就是教授军事知识,为期半年,主要教授的都是武官的职责、行军的队列、安营扎寨的地形,绘制地图之类的知识。

从这里肄业,才是一个真正武官的开始。

这些人因为立过功,所以不失勇气,乃是士兵中的佼佼者,也因为在讲武堂地学习,使他们拥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这种低级武官,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武职,在军中也爱与其他的武官谈论各种军事理论或是战术的技巧,等到他们升任为中级武官、高级武官时,脾气也是不改。

因此虽然只有一个多月功夫,可是连弩的作战计划、操练计划几乎都已经完善起来,接下来便是列装,新建的工坊,几乎是日夜开工,这几日为了造连弩,几乎到了让秦少游肉痛的地步。

因为新的工坊和新的匠人还不足够熟练,而连弩对精度的要求极高,任何一点点偏差,都可能报废这些价格昂贵的原料,如今造十个连弩,能有三个合格就已经不错,这就意味着,其他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杨务廉为此大是惭愧,寻了秦少游几次,都是拍胸脯保证,等到匠人熟稔起来,可将报废率降至三成,秦少游知道欲速则不达,若不是神策军急着列装,怕也不至于出现这样巨大的损耗,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今的弘农郡王,几乎日夜都在营中度过,与官兵们同吃同睡,士卒们操练连弩,他便在旁观摩,而一群武官自然作陪,虽然此前早有各种操练的计划,不过在实际操练之中,总能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何况秦少游又在这里,大家为了找出问题比以往更积极一些,因此几乎是白日操练,一到夜里大家连晚饭也只是匆匆用过,便在大帐中聚在一起,与秦少游、方静一道,研究白日里操练出所暴露的问题。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tangchaoxiaoguanren.qfyd.net/1545640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