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明朝伪君子 >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东阳致仕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东阳致仕

推荐阅读:重生之北洋新军阀中华大帝国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明朝那些事儿神雕后传封侯老婆请安分大清第一太子武动江湖辛亥大军阀穿越清末当土匪此心无垠小白杨武极天下晚唐浮生蝉动步步生莲无敌六皇子小阁老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明的官员里面。除了少数几个内分泌失调的人经常大吼大叫情绪激动以外(qfyd)•(net), 绝大部分是正常的❏[(qfyd.net)]❏『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或者说他们在绝大部分时候是非常理智的。可以理解为等待技能冷却,只有在真正惹到他们的时候,才能有幸看到他们面目狰狞的一面。

出海行商的事一直在秘密进行着,节奏不快也不慢,秦堪像一个独力推动巨轮的挑夫,用自己的力道和速度推动巨轮缓缓朝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

不过还是无法避免地露出了一些迹象,比如最近从辽东运巨木至天津的车船多了起来,北镇抚司里秦堪的南京老班底也频频在京师和天津之间来往,传递着一道道命令和消息,行踪诡异得连本卫弟兄问起来都摇头沉默以对,而万众瞩目的秦公爷这几日则与京中勋贵们的来往也愈发密切。

有的消息根本无法隐瞒,天津东港太大了,大得藏不住秘密。

当东港的第五艘大福船正式完工下海,京中的文官们终于坐不住了。

三艘四艘都能说得过去,情当你兴之所至忽然对捕鱼有兴趣,但第五艘福船下海后,东港码头边五艘两千料的崭新大福船一字排开,气势雄壮逼人,无数新招募的水军将士在船舰的木甲板上操练喊杀,上千工匠紧锣密鼓又开始打造新船……

种种迹象合在一起,若京中文官们还以为秦公爷只是为了下海捕鱼未免太天真了。

于是文官们不安分了,开始私下频繁聚集,京师城内风平浪静的气氛被打破,城中暗流涌动,气氛诡异。

就在这个敏感得一根针掉地上仿佛都能惊得旁人抄刀砍人的时候,朝堂忽然又爆出一个惊天消息。

内阁首辅,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上疏请求致仕。

朝野哗然,议论四起,鄙夷者有之,嘲讽者有之,也有惋惜者,失望者。

内阁首辅致仕不是小事,李东阳事先也未曾与朱厚照沟通,突然一道致仕奏疏递进了豹房,冷不丁吓得朱厚照一脸苍白。

大明的官场风气很虚伪,说穿了就是矫情,一件直来直去的事非要绕好几个弯子,比如请辞致仕这种事,大部分时候请求致仕的官员内心里不是真的想走,而是皇帝因为某些事情与他政见不合,或是惹到他了,心下一横索性上疏致仕,然后皇帝挽留,大臣再辞,在这一留一辞的过程里,君臣之间完全相背的政见慢慢地扭转方向,经过一番含蓄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达成一致,君臣皆大欢喜之时,大臣则悄悄地拿回自己的致仕奏疏,聪明一点的皇帝则微微一笑,当作什么都没瞧见,君臣依旧一团和气,演技好一点的干脆再来一出抱头痛哭,以示君臣基情澎湃,鱼水情深。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既虚伪又矫情的官场成规,居然贯穿整个明朝的历史,只有变本加厉,从无改善。

所以朱厚照看到李东阳的致仕奏疏后,第一反应便是反思自己最近是不是什么地方惹到这老家伙了,好好的请什么辞呀。

思之再思,三省吾身之后,朱厚照理直气壮了。最近朕除了禁中演武不小心伤到一名军士的手臂,还有在宫中放烟花差点把太庙点着了之外,根本没做任何出格的事呀,老家伙找事呢吧?

直到派太监去李东阳府上再三询问之后

(qfyd)•(net)

贼眉鼠眼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mingchaoweijunzi.qfyd.net/951968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