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乱世强国梦 > 第一百零七章 川路无期

第一百零七章 川路无期

推荐阅读:大清第一太子本王在此绝世唐门北雄大秦工程兵香港从1949开始此心无垠红楼大贵族重生之我是赵子龙乌合之众重生之抗日风云北方之王超级家丁大时代里的小军阀终极科技帝国抗日之特战兵王穿越清末当土匪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大唐春世家女

尹昌衡拍着胸脯保证,肖志华对此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事情远不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详细说明一下,你们就会明白稳定四川的任务并不容易。”

历史上武昌起义爆,四川保路运动是前奏,而且在历史上被给予很高的评价。四川保路同志会也因此具有了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热潮,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罪恶行径的光辉形象。

然而,历史叙述多裂隙,蒲殿俊、罗纶等四川保路领袖真的是那么大公无私,为川民考虑,为国家担忧吗?肖志华在综合了各方情报,进行了精密分析后,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令肖志华难以想象的是,川路公司的内部管理异常混乱,从成立至19o8年,铁路还一寸未修,其筹集的八百多万两资金,却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万两花在了工资及办公经费上,另二百万两又在重庆铜元局这一国有项目上投资失利,损失殆尽。

而川路开办之初,中央批准的筹款方式为四种:“官本之股、公利之股、抽租之股、募集之股”。“抽租之股”就是所谓的“租股”,由政府强行摊派到农户头上,随粮征收,是四种筹款方式中唯一获得公权力保障的,也因此而最为稳定。因为川路股本多来自从农民手中强征的“租股”,所以川中几千万百姓,号称人人皆是股东,而这些租股又是靠设在各地的“租股局”负责征收,点多线长面广,更是漏洞百出,一地鸡毛。

四川的几千万百姓其实并“无股东之能力”,而是在绅商们所把持的政府公权高压下,“强迫为之”。一份留日学生编撰的报告,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租股之害,莫大于扰民;租股之弊,莫甚于中饱”。各县的“租股局”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第二衙门,四川的基层政权基本被他们架空或控制,大量农民“散户”的股票滞留在“租股局”手里,为管理租股的那些不是干部的干部们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坐吃利息。

因政府将收取租股的任务委托给农村的“**能人”,这些人“专以逢迎官长、欺压乡愚为事”,征收租股既然按照土地计算,正好借此为“收受贿赂、报复仇怨之手段”。强大而毫无监督的公权力,为乡村的**们获得了巨大的寻租空间。这些人在征粮时,往往将租股以“铁路捐”名义先行收缴,然后才征缴正粮(农业税),贫困的农民因此总被安上抗粮的罪名,“鞭笞棰楚,监禁锁押”,“以此卖妻鬻子、倾家破产者不知凡几”,因此,农民之“视铁路也,不以为利己之商业,而以为害人之苛政”。

当清廷宣布将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谕令四川立即停止以造路的名义收取“租股”时。这项理应受到川民欢迎的利民政策却激起了轩然大波,其原因就是它触犯了蒲殿俊、罗纶等少数把持铁路公司的地方绅商的利益。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完全明白,川路公司造路无望,但是停收“租股”意味着一条财源断绝。他们不想放弃特权,更不允许中央政府查账并接管七百多万两银子的未用路款,于是就用邮传部“卖路卖国”等极端情绪化的语言淆惑人心,起了保路运动。

精明的运动家们以“冠冕堂皇的演说词”簧鼓愚民,宣传造势,组织一个个大会愤怒声讨滔天罪行,愿景宏大。他们非但要留下七百多万

人生逆旅不言败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luanshiqiangguomeng.qfyd.net/407761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