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狙击南宋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南宋有点烦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南宋有点烦

推荐阅读: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小白杨封侯北方之王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我是军阀超级家丁北国谍影明朝那些事儿重生之抗日风云中华大帝国千秋抗日之特战兵王辛亥大军阀本王在此北雄锦衣笑傲行大时代里的小军阀红楼春大唐纨绔公子

(大盟出手,就是不凡!拜谢!)

~~~~~~~~~~~~

早在天健元年,华国尚未征西之前,南宋绍兴天子赵构,刚刚将行在迁到长沙,还来不及重温帝王旧梦,就被一场空前猛烈的暴乱,冲击得粉碎。

钟相、杨幺之乱,爆发!

这场暴动,因为南宋历史轨迹的改变,比原先的时间稍稍晚了一些。只是,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偏移,总免不了将几颗碍事的石子碾压得四下蹦射——因为,这些“石子”早早就挡在路中央。

鼎州武陵人钟相,“食菜事魔”(即摩尼教),自称“有神灵与天通,能救人疾患”,在当地素有人望,类似现代的某某功,聚集大量信众与弟子。当是时,洞庭湖周围各县的广大农民,自备干粮,络绎不绝地到武陵投拜“入法(入教)”,尊称钟相为“老爷”或“天大圣”(好像少了一个什么字啊)。

早在一一二七年春,赵构在南京(商丘)号召各地军兵“勤王”。钟相曾组织义兵三百人,由其子钟昂率领,赶赴南京,拥戴赵构反抗金兵的南侵。后建炎朝廷决策南逃,便又下令将各地前来“勤王”的义兵遣散,要他们“归元来去处,各著生业”。

建炎君臣,以为此时的天下还是昔日的天下,军民百姓,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真是太天真。民众一旦聚集起来,意识到团结的力量。再要令其自行解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一批批被勒令归元的义民,最终成为南宋荆楚、岭南一带暴乱频发、盗匪猖獗的根源,加速了南迁的南宋小朝廷的灭亡。建炎君臣,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早已心怀异志的钟相,并没有按照朝廷的意旨解散回乡的队伍,而是继续结集,结寨自保,并设置旗帜器甲,暗作起事的准备。

按照历史的轨迹。钟相是在一一三○年二月起事的——这不是偶然。而是当时江南的现状所决定的。当是时,正值金军大举南侵,建炎君臣仓皇南渡之时。赵构浮海而遁,兀术“搜山检海”。金军渡过长江。从两浙一直杀入荆南。

金人铁蹄。将江南践踏蹂躏得不成样子之后,带着大批俘掠,志得意满北归。三月。于长江为韩世忠阻击,拉开了黄天荡大战的序幕。

彼时荆南一带,官军远遁,百姓流离,完全陷入无政府状态。钟相正是选在这个南宋政权控制力最脆弱的时间段,发动起事。

以上是另一个时空中,钟相起事的历史背景,但在这个时空,出现了一个关键性的变化——黄天荡之战,因为狄烈的干预,提前了整整两个月!大战结果,异常辉煌。

黄天荡之战,震惊天下,宋、金两国自不必说,一个欣喜若狂,一个如丧考妣。同时受到惊吓的,还有远在武陵的钟相。当时的钟相,完全闹不明白天波师与朝廷是什么关系,若轻举妄动,如此强横的一支水军,倘若开进荆南,后果不堪设想,遂压下起事之念。

狄烈也没想到,自己插手黄天荡之战,无意中将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生生向后推了两年。

时间到了一一三二年,南宋政权南迁。皇室迁移,朝廷搬家,糜费甚巨,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或抬抬腿就点尘不惊妥妥办好的事。再加上一年之内,连续三次向

寇十五郎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jujinansong.qfyd.net/974693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