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狙击南宋 > 第四百三十二章 炮轰上京 (上)

第四百三十二章 炮轰上京 (上)

推荐阅读:北方之王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明朝伪君子终极科技帝国明朝败家子世家女穿越魔皇武尊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蝉动武动江湖大雄的爱情故事转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北国谍影此心无垠神雕后传大清第一太子锦衣笑傲行穿越清末当土匪绝世唐门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谢谢大盟的节后红包,还有洁羲与几位兄弟一张又一张的票票,真是节后最好的礼物。)

~~~~~~~~~~~~~~~~~~~~~~~~~~~~~~~~~~~~~~~~~~~~

在等待金国答复这半个月时间里,后方的各种物资已陆续运抵,天诛军战士已换上冬装。其实这冬装也就是加厚的皮袄与皮帽而已,这等装束,哪怕在中原地区,对严寒的抵御力也是勉强,根本顶不住东北冷掉鼻子的酷寒。

不过,对天诛军而言,当西伯利亚寒流大举入侵之前,无论能否攻克上京,都将会撤兵。所以,这身冬装不是用以抵御东北寒冬的,而是用来抵挡东北的晚秋与初冬。

足以支撑五万余大军(五月出战时,北伐军总兵力六万,几个月下来,战损约五千余人)持续作战一个月的粮食与弹药也已运抵,其中有一排长长的驼车,拉着数十辆蒙着黑布的车辆,沿途士兵与役夫见了都不禁诧异地多看两眼,却无从知晓内里是何物事。

南宋方面,最后一批物资已从海路运至复州,囤积于辽阳府,随时可调拨至前线。同时,新任的开封副留守,八字军都统制王彦,也率领着三千余原八字军将士,终于在北伐最后一战前,赶到了辽阳府。只是北伐集团军军部交给他们的任务,却是维持后方治安,压根没机会上前线。

王彦与手下将士颇不服。但军令既下,必须遵命,这点基本军律还是清楚的。王彦一边分派八字军将士与驻守辽阳府、咸平府的渤海师换防,一边准备亲赴上京前线,面见天诛军主狄烈,请求参战。

天诛军在紧锣密鼓地做攻城准备,上京城内的金人也是看在眼里,而令金国君臣喜出望外的是,天诛军并无堵塞河流上游,断护城河水的举动——这就意味着天诛诸将也意识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截流填壕。而不得不放弃以往的战法。

金国君臣弹冠相庆,水上拦截已初见成效。天诛军若不能截流,便只能采取常规作战手段,架设廊桥。以人命来填壕。如此作战。效率慢。时间长,伤亡重,且看天诛军能扛到几时。更不用说。还有一道火海阻拦……

对于那道火油壕沟,曾有天诛将领建议先动手引燃,以消耗金人油料存储。不过经过讨论,还是放弃了,原因有二:一是金人倒入壕沟内的火油并不多,估计也就只够燃烧两日,而金人火油储量肯定不止这么点,此时纵火,消耗不了多少;二是火油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废气,对上京城内金人及围城的天诛军将士身体同样会造成损害。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能不做最好不要做,能迟做就不要早做。

十月十三,天诛北伐军正式发动对上京的攻势,只是这攻势令上京城头的金人看了既吃惊又疑惑——环城掘道!天诛军在干什么?

北伐集团军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整编师(欠十一旅)、天波师,合计三万二千余人,加上近两万役夫与降人,总计五万人马,将周长不过十里的上京城团团包围。

随后,军部一声令下,五万人齐挥锹镐锄铲,在距离上京城三箭之地,飞快挖掘出一条环绕城墙的沟渠。随着时间的推移,沟越挖越深,越拓越宽,由沟渠变深壑,从城头望去,简直就是第二道护城壕

寇十五郎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jujinansong.qfyd.net/974691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