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 > 第四百零三章 以目代耳

第四百零三章 以目代耳

推荐阅读:绝世唐门北雄大唐纨绔公子老婆请安分世家女封侯乌合之众终极科技帝国大唐春朝为田舍郎抗日之特战兵王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红楼春蝉动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晚唐浮生小白杨明朝那些事儿我是军阀中华大帝国

端着架子,像朱平安这样没架子的是头一次。

“你忙,不用管我。” 朱平安倒完茶后,将椅子搬到了老李清扫过的地方,向老李说了一句便又重新投入到了书中。

朱平安捧着手中的书看得入迷,这本书是古代破案方面的书,朱平安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适用于古代的破案技巧和方法,另外书中也汇集了大量破案的经典典故。在古代破案也并不是都靠用刑,当然这本书上破案典故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都有用刑的情节,或轻或重,但是破案的技巧还是非常多的。在这本书中,朱平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古代的破案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中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说的是有一个知县掌握了唇语,靠着唇语破解了很多的复杂案例。

好奇之下,朱平安将手中的这本书放回原处,试着按照洪武正韵去查了下关于唇语方面的卷册,然后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册书,这册书归类到了技艺方面。

“唇语者,以目代耳,以看代听,春秋时魏人耳艾善之......”

这册书将唇语介绍了下,而且几乎还将和唇语有关的资料都汇总到了书册中,在其中朱平安翻阅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关于唇语教学的资料。《永乐大典》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编写什么,而是把各种典籍中有关此事的记载,甚至整本书都抄下来,点明出自何书何卷何人,可以用“述而不作”来形容。

这处唇语教学的资料是出自一本叫《伶人传》的典籍,唇语是说书人为了吸引观众的一种表演,这种唇语技巧是来自春秋时魏国一个叫耳艾的人,经过了数百年演化总结而来的一个唇语教学资料。

这本唇语教学很详细,主要是通过对方面部和嘴唇的移动来破解语言。

这本书讲解的很详细,所处场合、周围噪声大小、当事人的语言习惯、方言、光线、距离等等都是唇语的影响要素,书中也针对此做了不同的应对。在这本书中还列举了最善于学习唇语的一类人:沉毅、好读、寡言者最善。

貌似自己很适合呢,朱平安勾了勾唇角,那为什么不学呢,艺多不压身,而且唇语似乎真的很有用呢,光听着就很高大上的感觉。

得益于自己差不多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朱平安很快就将这卷唇语翻阅完,将书放回原处,在脑海里对唇语的教学进行总结消化。

唇语其实并不难,懂的原理后主要就是靠多练,熟能生巧。这套唇语教学资料并不难,朱平安没用太久就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说的唇语的相关技巧。

尽管朱平安掌握了这套很成熟的唇语技巧,但是却不能说朱平安掌握了唇语。唇语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联系的技能,朱平安只是初入门墙掌握了方法而已,要想真正读懂唇语,朱平安还得多练。(未完待续。)

ps:感谢新盟主立冬有夏的打赏,祝漂亮的新盟主君情人节快乐,非常感谢。也感谢所有的读者,谢谢你们,情人节快乐。!

本文网址:http://hanmenjueqi12.qfyd.net/5856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