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督军 >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天期限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天期限

推荐阅读:小阁老世家女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大雄的爱情故事转终极科技帝国穿越魔皇武尊步步生莲北方之王小白杨晚唐浮生明朝那些事儿大唐春蝉动千秋红楼春锦衣笑傲行武极天下重生之北洋新军阀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封侯

由于在临城发生了劫案,火车现在只能开到枣庄,临城那里,目前路还不通。等下了车,赵冠侯就接到了消息,普鲁士驻青岛总领事李曼侯爵,已经在枣庄等候多时。

巴森斯到了山东之后,先去投书毓贤,两下话不投机,只好转去拜访李曼,现在就与他一同前来。与之同来的,还有一个普鲁士骑兵连,这些洋兵占据了原本属于金兵的校场,杀气腾腾,摆出随时都有可能开战的架势。与之对应的力量,并不是枣庄本地的旗军绿营,亦不是勇营,而是头裹红巾,手持草叉的拳民。

这些高挑着八卦旗号的拳民,亦于城内几处要地大宅设坛做法,整日里香烟袅袅,锣鼓阵阵,相对而言,倒是比洋兵更受欢迎。只是他们视洋如仇,前往观坛,或是入门练拳的,都不能带洋字,这多少总让人觉得有些别扭。

枣庄素有矿产,洋商矿业公司林立,洋行亦多,加之洋货不收厘金,售价反倒比国货低。当地百姓生活里,用洋货的着实不少,坎离二团禁洋货的规矩,让人颇不自在,只好改个称呼,彼此不犯。

等到赵冠侯一行人进城时,一些拳民便在远处指指点点,尤其看到简森和她的奴仆时,更是怒目而视。还有人骂着“就是他们……就是这些洋人和二毛子……”

但是赵冠侯这一行人人多势众,身边不独有郭运生这名候补道员,更有五百名勇营护兵,拳民只是远远的马,倒是不敢真过来动手。等到进了城,枣庄的县令,迎接着一行人,到一处大宅休息。这是向城里一位士绅借的宅院,至于护兵,就只能在四下布防。

李曼侯爵催的很紧,赵冠侯也只略一安顿,就带着简森夫人以及郭运生,前往李曼的临时居所。他所住的,是枣庄的一家普鲁士洋行,门外十几名士兵荷枪值守,怒目横眉。而在洋行对面,则是百多号头缠红巾的汉子,在那里指点叫骂。左右是彼此语言不通,这种叫骂也无什么用。

赵冠侯皱皱眉头“郭大人,李曼乃是普鲁士驻青岛领事,放任一群百姓对他的居所指点叫骂,这合适么?若是因此而构衅,这干系又有谁来承担?”

“赵大人,话也不能这么个说法。普人素来骄横,民教互不能相容,百姓仇洋久以,这便是民心或者叫做民气。”郭运生看了一眼简森夫人,因为她懂汉语,有些话不好说的太过,只好隐讳地说道:

“民心总归可用,这是一件好事。至于行为上一些欠妥之处,下官自当据实回奏,请毓抚台妥为处置,绝不至于酿成什么祸端。”

赵冠侯见他如此说法,便知这些拳民背后,多半是有官府支持,想起数月之前迎接亨利亲王时,对方也提起过,山东拳民蜂起,毓贤借出自己毓字大旗为拳民张目。又想起曹仲英所说,山东官府纵容拳民打抢,三家分润,多半说的是真的。郭运生的态度虽然不像毓贤那么明朗,但显然,也是想借着民众驱赶洋人,将普鲁士人乃至于所有洋人都赶出山东地面。

这次劫洋人事件,在朝廷而言,是大事,必须妥善处理。可是到了地方上,想法与措施,却是与朝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这便是当下的一大隐忧。

等来到洋行门外,几名洋兵举起步枪做出射击的准备,一个带兵官则上前,以普鲁

普祥真人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ujun.qfyd.net/1737117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