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子 > 第六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六十五章 气象一新

推荐阅读:蝉动德意志的荣耀千秋此心无垠晚唐浮生大唐春穿越魔皇武尊我是军阀大清第一太子武动江湖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大唐纨绔公子明朝那些事儿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北方之王末世之三妻四妾乌合之众终极科技帝国辛亥大军阀超级家丁

命非常英明。

“陛下,姚大人当丞相,固然不错,臣也赞成。那国老任何职?” 有大臣很关心狄仁杰的去留。

狄仁杰为官数十载,无论是政绩还是德操,都让群臣心服。他的去留,的确是一件大事,牵动群臣之心。

“国老年事已高,精力不济,难以承担接下来的重任。想必你们都知道,接下来的铺排将是异常沉重,这需要年富力强的人来做,国老已辞相。” 李隆基给群臣解释一句,道:“国老虽然辞相,他仍可为朝廷出谋划策,可以辅助姚崇。”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赞成。”群臣知道李隆基说得在理,大为赞成这处置。

狄仁杰的才干没得说的,他完全可以胜任接下来的铺排。然而,他的年岁太大了,精力不济了,若是让他来完成革除积弊的话,一个不好就会要他的命。

让他辞相,辅助姚崇,倒是一个两全之策。既可以发挥狄仁杰的才干,又不致于让他劳累过度。

“武事,多涉机密,就不让你们知晓了。”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王孝杰年事已高,更有旧伤在身,身子骨大不如往昔,难以胜任接来的繁重军务,他已辞去兵部尚书一职。”

“啊!”群臣好一阵惊讶。

李隆基这也太雷厉风行了,他才刚刚登基,就把文武两相全换人了,这在唐朝历史上就没有过。就是唐太宗,在经过玄武门之变登基后,也没有如此雷厉风行,也是有一段缓冲时间,群臣还真是惊讶。

仔细一想,李隆基连庆贺都省了,换掉两相,也在情理中。

“陛下行事雷厉风行,臣等佩服!”对李隆基如此作风,群臣反而欢喜。

这才是做大事,干实事的嘛。

“敢问陛下,兵部尚书由何人接任?”

“是呀。大唐要与大食大战,兵部之事是重中之重,不在国策的铺排之下呀。”

“陛下,应当早定兵部尚书。”

群臣忙着上奏。

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用古人的话来说,这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掌管唐朝兵马的人物,关系太大了。

而且,唐朝要与阿拉伯帝国大战,早日确定兵部尚书,让他早点把事儿做起来,这对唐朝有利。

“张说文武全才,更是追随朕数载征战,立下大功。由他接任兵部尚书。”李隆基缓缓开口道。

“陛下英明。”群臣把张说瞧瞧。心悦诚服。对这一任命没有异议。

张说文武全才,在朝中的声望很高,都知道他是策论天下第一,目光深远,有大器局。而且,他是风骨凛然,武三思对他威迫利诱,要他诬告李旦父子。张说却是坚持正义。要知道,在当时武氏横行,气焰滔天,张说能如此做,那是何等的难得。

这几年,张说追随李隆基征战,立下赫赫军功,在军中的威望很高,由他来主持兵部之事,再好不过了。

“姚崇。你把国策的具体铺排说说。”李隆基冲姚崇道。

“遵旨。”姚崇应一声,开始具体铺排。道:“张大人,你负责吏治。邹大人,你负责律法……”

一个接一个的指派,头头是道,如同早就

殷扬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atangtianzi.qfyd.net/1387218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