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子 > 第十三章 薛仁贵兵败处

第十三章 薛仁贵兵败处

推荐阅读:封侯老婆请安分大清第一太子重生之抗日风云武动江湖小阁老每次都是非人类神雕后传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晚唐浮生锦衣笑傲行穿越清末当土匪步步生莲我是军阀抗日之特战兵王德意志的荣耀超级家丁中华大帝国穿越魔皇武尊红楼春

积石山是吐蕃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落到唐军手里的话,吐蕃都城逻些也就暴露出来了,唐军会顺利攻入逻些。是以,保卫积石山就成了必要。(qfyd)•(net)

对于这点,群臣没有异议。

✶想看殷扬的《大唐天子》吗?请记住[七分阅♀读]的域名[(qfyd.net)]✶『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传旨:调集倾国之兵,准备与唐朝大战。”都松芒布结最后道。

xxxxxxxx

大非岭是位于大非川的东南面,这里地势开阔。

“隆隆。”如雷的蹄声响起,只见唐军如同海潮般开来。

唐军自从进入大非川后,就顺利推进,如入无人之境。不过几天时间,就来到大非岭。

李隆基骑在照夜狮王背上,打量着开阔的大非岭,道:“真是一处好地方。”

“太子,我们到达这里,应当祭奠当年殉国的英灵。”张说提醒一句。

“没错。”陈玄礼他们齐声赞同。

“传令:就地扎营,准备祭奠。”对于此事,李隆基当然会同意,立时传下将令。

唐军停下来,开始扎营,很快的,一座座帐幕就出现在大非岭,横成行,竖成列,秩序井然,一派整肃。

李隆基带着张说、陈玄礼他们来到大非岭,只见地上累累白骨,到处都是。

“郭待封罪该万死!”李隆基看在眼里,气恨恨的道。

“哎。”要不是当年郭待封违抗军令的话,也不会有大非川之败,更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众将齐声一叹。

“朝廷当年只是把他贬为庶民,真是太仁慈了,应当把他处于极刑。”李隆基的气愤不减反增:“他为了一己之私,违抗军令,致有大非川之败,遗祸无穷。若是当年一战成功,朝廷拿下大非川,河西走廊这些年就不会被威胁,吐蕃就不会如此之强,我们今日更不用出征大非川。”

大非川一役的影响太过深远,直到唐朝灭亡,都没能把大非川拿回来。虽然唐朝经过多番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说打下石堡城,最终还是没能打下大非川。

按照薛仁贵的谋划,他把粮草放在大非岭,命郭待封率一万唐军守卫。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前面的道路很险要,而且又有瘴气,要快速推进,不能担误。若是带上粮草的话,就会拖累行军速度。

薛仁贵准备他在前面打下基地,再率军回来接应郭待封,合兵一处。共同押运粮草。就不会有问题了。

这番谋划是非常好的谋划。很符合当时的情形。

可是,郭待封是唐朝名将郭孝恪的儿子,将门出身,瞧不起薛仁贵这个草根,他不执行命令,擅自率兵押着粮草前进。

吐蕃得到消息后,领兵的大论亲率重兵前来进攻。郭待封抵挡不住,粮草被吐蕃夺得。吐蕃运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了。

当薛仁贵得到消息后,回兵来救,已经来不及。尽管此前,唐军在薛仁贵的指挥下,打得很顺利,一连夺下了好几座城池,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可是,粮草没有了,形势急转直下。唐军处于危机之中。

吐蕃当然不会错失这一天赐良机,准备把薛仁贵全歼。出动了四十万大军,重重围困。薛仁贵沉着应战,给吐蕃以重创,大论意识到不可能全歼薛仁贵,只得主动与薛仁贵谈判,放薛

(qfyd)•(net)

殷扬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atangtianzi.qfyd.net/1387212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