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魁 > 九百三十八章 打坝淤地

九百三十八章 打坝淤地

推荐阅读: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本王在此此心无垠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明朝伪君子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北国谍影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辛亥大军阀大清第一太子终极科技帝国朝为田舍郎千秋步步生莲重生之抗日风云小白杨乌合之众晚唐浮生北方之王末世之三妻四妾

临近初夏的柘县,天已是开始有些燥了。X更新最快

孙承宗担任李知县的师爷,已是有半个月了。

签押房里,他拿起笔写了几个字,又想了想,从笔尖间里挑出几根断毫后,点了点头当下胸有成竹地奋笔疾书,一篇文章片刻在他手里写好。

然后孙承宗将文书给李知县过目,李知县笑着道:“孙先生,呢我还不放心吗?不用给我看,直接贴上去就好。”

孙承宗道:“太尊还是看一眼的好。”

见孙承宗坚持,李知县拿起读了,看后却是赞不绝口,一字不易的让孙承宗张贴去了。

孙承宗点点头,当下命衙门书手抄写好几份后,就贴了出去。

这告示在柘县张贴后,顿时县里乡里就炸开了。

于家沟,就挨着县城。

告示张贴后,于家沟里长就拿起锣敲了起来。

上百名村民从地头上被叫到村头,里长大声道:“乡亲们,官府又要开河了!”

村民们纷纷嚷道:“知道了,知道了,又不是第一次,若没其他事,我们就散了。”

“还以为什么事,咱们还要种庄稼呢。”

里长双手压了压道:“这一次不比以往,朝廷除了开河,还要引河灌淤,打坝淤地。”

“大伙听清楚了,是打坝淤地!咱们村东头那五千多亩地,都在坝里。”

消息一出,村民们都炸了。

众人纷纷道:“真的假的?”

“官府肯办好事?俗话说的好,沟里筑道墙,是拦泥又收粮啊!”

“这打坝淤地的好处,大家是都知道的,那坝里的淤田就是个粮囤子,再烂的地都能收粮食。”

“何止是烂地,就是不长庄稼的斥卤地,只要的河水淤泥一灌,立马就成了好田啊。”

“那村东头我家有十几亩斥卤地,原本是好田的,结果河水泛滥,十几年前给泡坏了,原来的良田成了种什么庄稼也长不了的斥卤地。若是淤泥一灌,又成了好田。”

“十几亩算啥?我家还有一百多亩呢?那是祖传的,上个月西村的高大麻子,要我一亩三钱卖给他,都没答允呢?”

这斥卤地就是现在的盐碱地,过去黄河泛滥,若积水不退,土壤容易盐碱化,就成了盐碱地。

想要将斥卤地变回良田的解决办法,就是引黄灌淤,引黄河浇灌,冲洗盐碱,然后形成新的土层。

这一点早在先秦时,就已经采用了。史记河渠书有云,用注填阏之水,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至于左出颖给林延潮提出的疏通贾鲁河,就是用这等办法,他用挖通的引河的泥土筑坝,形成月堤将河岸圈住,然后引水灌淤,将坝内的土地都变作淤田。

这一套的手法,咱们老祖宗可是有两千年的经验。

听说官府要打坝淤地,老百姓们纷纷打听各自家里有多少亩斥卤田。

这时一人道:“孙二傻,你家里有二十亩斥卤田,不是发财了?”

“发什么财,官府会给你白修?你真当我是二傻啊!”孙二傻一点也不傻回嘴道。

“总甲

幸福来敲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amingwenkui.qfyd.net/1625376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