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1696章诸事(一)

第1696章诸事(一)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妻四妾重生之抗日风云每次都是非人类封侯穿越魔皇武尊武极天下明朝败家子本王在此神雕后传武炼巅峰锦衣笑傲行乌合之众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老婆请安分超级家丁明朝那些事儿朝为田舍郎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无敌六皇子大唐纨绔公子

也是个大头,不能把人饿死,也不能让他们吃饱,反正大唐的国库今年肯定是难有盈余,至于支持不支持的住,那就要看今年秋天的收获情况了。

在李破看来问题应该不算大,实在不成的话,他也只能做一个无信之人了,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税赋先征收一下,等度过难关再说。

在今年急急的开通漕运,其实就有这方面的考量,没有南方的粮食支持,大唐将很难接收那么多的高句丽人。

其实就这一件事,元贞七年一年的时间都不太够用,能用两三年把半岛上的人都送来大唐务工,就算不错不错的了。

除了这事之外,就是即将开考的科举京试,这是大唐的第二次在长安进行大考,人数上就比第一次多了近一倍,科目也相应的增加了一倍,各科也都有所增选。

自科举以来,入仕的条件也明确了下来,并没有全面的废除察举之制,尤其是在官场内部,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没有人推荐,光凭吏部考评是不成的,不说如何保证吏部官员有多清廉正直,只说人性上面,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不然的话哪有那么多贪腐之事?官员们总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得利益,展现自己的权威等等,这是无法杜绝,只能加以控制的事情。

所以大唐在唐典中有着明确的列出今后凡不经科举应试入仕之人,晋升所需的诸般条件,非常严格的控制住了源头,增加了那些靠关系进入官场的人们的晋升难度。

换句话说,科举将来必定是年轻人入仕的第一选择,只有那些竞争不过别人的家伙,才会放弃科考之途,选择其他的方式入仕。

察举制和科举制度并行,是此时官场的一个新兴特点。

今年开的这一科应试的人就非常多了,说明科举已经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那种可以放心让家中子弟来参加的一种选官模式。

京试对于朝廷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每一次京试也都是对朝廷的组织能力一次考验,朝堂上下也都在关注着这件大事。

…………

另外还有今年夏天跟突厥人会盟的事情正在商讨之中,三省六部都脱不了干系,时间有些紧迫,和突厥往来通信就要耗费不少的时日。

在五六月份会盟之前,两国要定出会盟时需要商讨的各项事宜,不论是李破还是朝中的重臣们,对于此事的看法都很一致。

那就是突厥人有所急迫,突厥那边传来的消息也是如此,突厥王庭正在把目光投向西方,眼瞅着一场重新收服西域的战争就要到来了。!

本文网址:http://beixiong.qfyd.net/4052674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