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北方之王 > 第二部 第九十七章 鏖战15

第二部 第九十七章 鏖战15

推荐阅读:朝为田舍郎蝉动千秋大雄的爱情故事转穿越魔皇武尊老婆请安分无敌六皇子抗日之特战兵王武炼巅峰世家女北国谍影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我是军阀本王在此明朝败家子德意志的荣耀辛亥大军阀此心无垠封侯明朝伪君子

家三个问题,请大家把握好机会,畅所欲言。”(qfyd)•(net)

当黑龙江大学的校长刚刚说完,就有一个高个子争取到了这次提问机会,“请问李将军,您认为我们用多长时间可以击败日军?”李成坤坚毅的面孔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中国的土地上,再不许他们横行霸道!要是十年我们还没打败他们,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全校师生雷鸣般的掌声,这是李成坤的战斗宣言,对于李成坤的话,他们是深信不疑的,他说十年内解决,就一定可以办到,有什么比听到这个消息更让人感到兴奋的呢?那些报社和电台的工作人员飞快的记下他说的每一个字,这里每句话都可以在中国甚至世界上引起“地震”!然而他们并没有想到,李成坤的今天的表演并没有因这句注定要流芳百世的话而结束,反而在现场引起了另一个。

ℕ追忆提醒您《北方之王》第一时间在[七#分阅读]更新,记住[(qfyd.net)]ℕ『来[七#分阅读]#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qfyd)•(net)

一个等了半天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这次提问的机会,他满头大汗,有些紧张的问到:“我们也知道李将军的时间非常宝贵,也不想耽误李将军的时间了,那么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将如何打败日军?”李成坤面无表情而坚定的说,“进攻,进攻,再进攻!”他的答案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但是略一回味,这也的确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那个学生也被李成坤的回答所震惊,完全没有意识到该轮到别人提问了,脱口而出,“那么我们将用什么方案来进攻,打赢这次战争?”“杀日本鬼子!杀日本鬼子!不停的杀日本鬼子!”李成坤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这意简言赅的回答立刻征服了在场所有的人,他的这句话也成为中国在抗战中流传最广的豪言壮语。

李成坤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即兴演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中国,在东南亚,在苏联,在美国,在日本,收听到他的演说的时候,每个人心头都涌上了别样的滋味。中民听到这种宣言,如同给国人注射了兴奋剂一样,使得军民的士气大振,中国除了和日本鏖战多年的李成坤,还有谁有资格说出此等壮志豪言?他的出现给带来了一个个又一个的奇迹,也给迷茫中的国人带来的希望,他从未让人失望过,即使那些对他心存偏见的人,也毫不怀疑他的讲话的真实性。

如果按照日军开始侵占东北之日起,李成坤所说的十年之期也并不遥远,不过十三个月而已。要在一年的时光中将日军驱逐出中国,所有的人的目光都聚积到了这个九年来战火不断、近年来因战火死伤人数最多的地区。对这里发生了什么,外人永远难以切身的体会到。然而在中国的老百姓心中,这里就是希望的代名词,他们在中国民众心中到底有多高的声望,外人根本难以估量。

老百姓对这样的讲话是欢迎的,回应是热诚的,然而做为中国的“领袖”,蒋介石却对此憎恨交织,感触良多,他心里到底在思考什么,根本无人知晓。从他听到讲话后连续两天脾气暴躁得无以复加,大家都心有不宣的对这件事情保持了沉默。在抗战问题上,他一直希望欧洲列强前来干涉日本的侵略行为,然而他们显然对此缺乏必要的兴趣,直到英国人也卷入了战争中,他们才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此前英国人还在背后勒起中国的脖子,将对中国对外联系至关重要的缅公路关闭了数月之久。

蒋介石很清楚自己依赖这些欧美国家,希望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也清楚这些国家对中国也并非有何诚意,甚至一些人对他的政府指手画脚、喋喋不休,十分讨厌。而这些人对李成坤都是一些阿谀奉承之词,李成坤在和他们的合作也是讨价还价好不手软,在某些层面上,好像是李成坤代表了这个拥有一千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而自己的却仅仅是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这种挫折感每时每刻都在冲击他脆弱的神经。美国人、英国人甚至德国人,他们的技术、资金、设备、武器源源不断的输入到了李成坤那里,却仅仅有少量的输入到了中央政府手中。自己一直以来希望做到的事情,他们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事实上,中央政府对北方的控制力相当的薄弱,无论是李成坤控制的黑龙江、吉林、绥远、新疆还是阎锡山控制的山西、活动频繁的陕西乃至宁夏、青海、山东、察哈尔……这些地方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一直就不强,更谈不上压制了李成坤这样强大“地方势力”了。蒋介石很清楚他将会给中华民国带来怎么样的改变,他们的实力足以再一次的改变中国,当初如果不是张学良入关帮助自己打赢了那场国内的中原混战,或许现在中国的主人也不会是自己,想到这里,他倒是想起了张学良倒是一个不错的棋子……

希望哈尔西将军不会从坟墓中跳出来指着我的脊梁骨大骂无耻之徒。!

(qfyd)•(net)

本文网址:http://beifangzhiwang.qfyd.net/840813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