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北方之王 > 第二十四章 屠杀5

第二十四章 屠杀5

推荐阅读:中华大帝国晚唐浮生明朝伪君子步步生莲穿越清末当土匪本王在此绝世唐门朝为田舍郎武动江湖重生之抗日风云穿越魔皇武尊此心无垠明朝败家子世家女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大清第一太子乌合之众吕布的人生模拟器蝉动抗日之特战兵王

防啊,我们经历了太多血的教训。(qfyd)•(net)” **没有说话,只是暗暗的沉思,他不喜欢把没有考虑成熟的问题说出来,“恩来,接着说,看看他们到底给我们什么大礼了?◄(七_分阅读)◄[(qfyd.net)]『来[七_分阅读]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qfyd)•(net)”

“他们承诺,允许我们在他们控制区内公开发展,允许我们进入他们的政府甚至军队体系,承诺只要不做出危害民族危害国家之举动,永不清党。顾正宏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在战争胜利了,他们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中国选举,允诺控制区内政府都可由选举产生,但每个候选人必须要发誓以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否则有权剥夺他们的一切权利。

和顾正宏谈话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次并不单单是思考,很多都已经根据外国经验结合自己国情制定了相关法律,比如削弱政府权利,监督政府和权利机关的运作……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能否实现却是另一回事,他们透露出这个信息就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想真正的执政的话,只要真心想为老百姓办事,也不需要使用武力就同样可以做到。

顾正宏告诉我一点我很赞同,资本主义并不完全是坏的,**也并不完全是好的,关键是看你怎么认识,怎么运用来为老百姓办实事。他说,在他们建设工业和农业的时候也是借鉴过苏联模式,只不过是吸取了其中可以学习的地方来运用,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只要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什么非要区分资本主义和**之分?中国需要的只是强大起来,这么多热血青年参加了**,是因为**给了一座桥梁而已,真正要做的还是要靠自己,毕竟做一个建设者要比一个破坏者容易得多!”

对于这点,革命这么多年的**和朱德都还是明白的,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不正也是这么想的么?那时候也没有想到要在中国实现**,只是想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打倒军阀,打倒吸食老百姓血汗的蛀虫。然,国民党蒋介石却惧怕了**在工农中的巨大声望,妄想将革命的果实据为己有,发动了清党和大屠杀,才迫使**成立自己的军队,为理想而战斗。

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有人将橄榄枝伸了过来,他们心中感慨万千!想自己军队被困于陕北穷困之地,外援断绝,内力不足,在国共合作联手抗日的形式之下,又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公然扩张地盘发展自己,如拘泥于此,必将是死路一条。但是李成坤提出要求又是如此之苛刻,完全是要自己放弃发展的基础,他们的理由偏偏又不可以名正言顺的反驳。既然是为民,为何非要家破人亡才心安理得呢?如果反对,他们同样会在周边推行这种政策,等他们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就完全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了。

周恩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叹了口气,“他们这次是下了铁心了,说好听是给个机会谈判解决,说不好听就有点最后通牒的味道在里面。因为不管我们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他们都不会有所顾及了。按照顾正宏传达出来的意思,在中国政党中,虽政见有所不合,某些作风也意见相差很大,可是毕竟我们党是立场是好的,决大多数党员还是好的,有为老百姓办事的决心,自身的清廉也十分为他们所赞赏。

但是他们也评价了苏联**,集权的**制度让人民失去了说话的权利,疯狂的大清洗也让无数的人死于冤狱,道德一再沦丧。他们党也不失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想法,只是权利缺少了监督,酿成无可估计的灾难,这是历史的倒退,即使黑暗的沙皇俄国时代也不曾经制造出如此惨绝人寰的灾难。一个宣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运用的却是世界上最野蛮的手段来残酷屠杀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同志……

根据他们自己说,当时苏联的武器装备也不是落后,相反他们很重视武器的装备,每个师装备的火炮的数量甚至比李成坤部还要多。为什么他们会败得那么快?顾正宏告诉我他们打胜有很多原因,而苏联战败或者如此轻易的战败,和他们国内的大清洗是脱不了干系的。军队中有经验的军官绝大多数都被清洗,大部分岗位上都是刚刚升任的军官和刚从军校毕业的,士兵的训练也是异常的糟糕,更加上大清洗和对某些政策的不满,导致了他们很多部队被围后集体的投降,有的部队甚至未战就主动投降!

我听了心中是也是震惊万分,他还告诉我,很多苏联被俘的官兵根本就不想回到国内去,主动要求留下来。他甚至提醒我说,当初李成坤对我们还是抱有成见的,不为别的,就为我们在苏区的时候“大清洗”中死亡的数十万同志和老百姓。他当时就说,如果连别人的生命他们都可以不珍惜,我怎么可以相信他们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

①曾经有外国记者问过老总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如此。

…………………………………………………………………………!

(qfyd)•(net)

本文网址:http://beifangzhiwang.qfyd.net/840806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