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北方之王 > 第二十七章 屠杀8

第二十七章 屠杀8

推荐阅读:大清第一太子北方之王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小阁老大雄的爱情故事转德意志的荣耀乌合之众明朝那些事儿重生之抗日风云抗日之特战兵王千秋神雕后传大秦工程兵中华大帝国本王在此大唐纨绔公子步步生莲明朝伪君子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北国谍影

力小,更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时间拖得越久他就感到越有利。在他内心的并不愿意因为宣战把日本的眼光完全吸引过来,更愿意看见李成坤和日本两败俱伤。

战争开始后,蒋百里变得更忙碌起来,最近一直抱病在身,长时间操劳使得脸色有些苍白无力。如果不看他的眼中闪出的光芒,很难想象这个病泱泱的老头居然制定了全国防御计划,制定了全国抗日总纲领。他主持修建的吴福线在南京江苏一线顶住了日军南下的步伐,政府内迁后他几年前修建的军工厂和基地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的高瞻远瞩也赢得别人的尊重。

“我们当初制定计划之时,是做最坏之打算,也低估了李成坤军事实力,他一系列的作战不仅是让国人震惊,同样也让世界叹服!当初我军仓促从东北撤退,三十余万军队不敌日军五,六万之敌,虽有数次大捷,却丢弃了长城以北所有地区,让人在惊叹日军强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战斗力的低下。我们大多部队并不比参加了长城会战的军队强多少,我们制定计划也是依据这来的。

然而李成坤在日本人强大的压力下不仅没有跨掉,而且发展壮大起来,上次把苏联打得落花流水,让苏联人又是谈判又是赔钱的,丢尽了斯大林的面子。对日本现在也一直保持了进攻的态势,照我掌握的情报看来,他们这次是把几年全力准备的家当全部拿了出来,平均每十个人都要供给一个军人,这种压力对他们有多重是可想而知的。按照他们现在的想法应该就是再最短的时间内击败日本,至少也是将日本赶出东北去,赢得必要的修整的时间,否则他们经济再也支撑不起战争的需要。

我认为,这是一次机会,我们必须团结起来首先要把日本人赶出去,否则会尽失民心军心,对政府是很不利的。对日宣战必然导致日本再次升级战争,但日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动员,即使再增加军队,也不会有多少来进攻华南。毕竟他们首要目标是保住华北和东北,应付李成坤的进攻或者击败李成坤,无论我们是否宣战他们都不会有太多的军力来对付我们。但是他们的海空优势对我们很明显,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才行!”

“我原来也认为日本人要打败中国不可能,中国人要单独将日本军队打出中国去,至少在短期内也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我一再提出,中国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世界问题的解决;中国问题的解决,必将得到世界民主国家的和援助。我国我军今后的任务就是坚决抗战,决不和谈,决不妥协,力争取得最后胜利。但目前形势对我有利,我们应该立刻对日宣战!宣战手续问题甚是简单,为了保持最后希望,我们在民众面前已经隐忍很久了。这次也的确是我们的机会,我将亲自给那些民众答复的!”

在和蒋百里谈话后,他立刻对全国发表了讲话:“……日寇侵我东北,进犯淞沪,我国政府尚不放弃大规模冲突之可能,希望日本退出中国之土地,日寇却以屠刀示我,对我民众犯下不可饶恕之罪状……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直到此时起,中国才正式对日本宣战,此时距日寇入侵我东北已经过去九年了,即使如此还是值得全国庆幸的,但是正是同胞的鲜血让政府下定了和日本血战都底的决心,这又无论如何让人高兴不起来。今天“号外”上铺天盖地的对屠杀的报道让国人对听到对日宣战的消息的热情消退了不少。那些从前线发来的报道简直催人泪下,日寇从来就没有把中国人当做人看过,他们对待在他们统治下的温顺的“满洲国民”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地方的中国人了,与其死在他们的屠刀下,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沙场上!

…………………………………………………………

①这也是一种悲哀,中国从古到今不管号称多么仁义的当权者,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淡漠,连中国古文化中也充满了这种味道,其血腥程度令热人不寒而栗。近代文化大革命中,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先把名声搞臭了再让你死,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一个冤枉里有多少的委屈?多少没有死在敌人的大炮刺刀下的将军就这样毫无尊严在别人甚至是自己亲人的辱骂中冤死,每当想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明朝的袁崇焕,也许对他们而言军人可能最好的下场就是战死在战场上!

昨天精神比较好,休息。本来可以多写点的,无奈写了半章停电,WORD光盘坏了用记事本写的,丢失,无奈下雨出去转了圈,晚上继续。!

本文网址:http://beifangzhiwang.qfyd.net/840790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