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历史军事 > 獒唐 > 第二五五章 文明的支点

第二五五章 文明的支点

推荐阅读:每次都是非人类大清第一太子无敌六皇子封侯明朝那些事儿武动江湖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大秦工程兵千秋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我是军阀吕布的人生模拟器超级家丁明朝败家子小白杨北雄武极天下蝉动抗日之特战兵王中华大帝国

黄帝战蚩尤,虽然被认为是神话传说,可是,抛开那些怪力乱神的部分,单从它的实际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炎黄两大部落联盟战胜了九黎氏,一统了黄河流域。

进而,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基调。

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

它的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呢?就是农耕文明。

黄帝播百谷草木,事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

炎帝则是亲尝百草,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农具。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新石器时代,部落普遍以狩猎为主的时期,将农业定为了炎黄子孙生存的基调。

而蚩尤九黎,从神话描写之中,也可以窥得一二。以金为兵,驾驭凶兽,骑着国宝跟黄帝干架。

这说明,九黎族很可能是以狩猎、驯养畜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游牧部落。

当然,以当时黄河中下游物种的多样性来看,可能不用“游”就能猎,也能牧。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农耕和游牧两种生存方式,在当时的社会原是并存的,并且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结果则是,炎黄胜出。

那如果反过来呢?蚩尤得胜,吞并了炎黄部落,可能华夏民族的文明走向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总之,炎黄胜了。

除了我们现在都叫“炎黄子孙”,而不叫“蚩尤子孙”之外,最深远的意义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是种地的!

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流域也成了华夏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粮产基地。

而之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华夏的历史都是围绕着这条母亲河,围绕着这个产粮基地而发生的。我们围绕着这一个大粮仓,创造了文明。

甚至到周朝,楚人在长江流域建立诸侯国,使得农事在长江中游发展起来,也被认为是黄河粮产基地的延伸。

而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秦国的崛起。

......

武则天现在心中生疑的是:穆子究在谈秦之一统,可是他现在说的粮产和农耕,好像和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吧?

因为,秦国只占算黄河流域的一小部分,远没有达到左右全局的地步。

两个问题不搭边儿。

“子究到底要说什么?”

“麦!”吴宁吐出一字。

“秦国虽只是偏居黄河一隅,可是陛下忘了吗?秦国有麦!”

“麦?”武则天不是太懂。

“对!秦国所处关中,陇右之地,正适合麦子的耕种。而由西域传入中原的麦米,也正好第一个到达秦国。”

“然而,当秦人通过种麦得以大幅提升粮产之时,其余六国还是以粟米为主要作物。”

“试问陛下,粟米对麦子,哪个能胜?”

“!!!”武则天眼前一亮

“不错!!粟米对麦子,怎么可能得胜?”

粟米的产量和麦子是没法比的。让吴宁这么一说,倒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秦之一统。

苍山月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aotang.qfyd.net/2380727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