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阅读 > 都市言情 > 荣华记 > 61.第 61 章

61.第 61 章

推荐阅读:惊悚练习生我真没想重生啊我家老婆来自一千年前梦幻香江表妹万福德萨罗人鱼交换天潢贵胄招惹夺娶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污名[重生]非凡人生七零之辣妈当家替嫁后病弱世子被气得活蹦乱跳我行让我上[电竞]重生之最强剑神伪装学渣全职艺术家云边有个小卖部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又见案上用砚台压了本书,仔细一看,却是当日他带回来与苏妙真那本程文。

他伸手取来。见程文页脚已有些折损,显然最近她是常翻阅的。看了一回,却见这本程文上顾长清和他的那几篇文章被翻折印迹最多,尤其是顾长清的江南逋赋和漕事河工两篇,以及他自己的军务屯田,吏治考校两篇,甚至还被用笔圈了重点出来,里面夹几张桃花笺纸,上批了些,她自己的感悟体会。

苏问弦凝神翻阅,见那笔记别出枢机,立论新颖,他不由一笑。略看一眼,逐渐凝神。

起初以为不过新奇之语,但一细读,却发现句句鞭辟入里,一语中的。

提及河工漕务时,她极为大胆地标注道:“此人眼光长远,是个人才!自太宗起‘引黄济运’,高宗工部尚书提‘借黄行运’之法,如今‘避黄开运’,皆是治河保漕的在不同年岁的具体措方,然虽能一时便宜,却后患不绝,皆因河道变迁频繁难料,如何长久?治黄只为保漕,而非清除民害……故不改漕运,则河患不绝。”

“窃有三策,拔除根本:一则海运,二则京畿种粮开荒,三则上游治河植树,中下游束水攻沙……然行海运,则需开海禁,造海船,能河粮两便,国计民生均得安稳……如今反对海运者,多为漕河官员,皆因漕河利大,废漕选海妨其私利……”

虽他不太明白河漕上的大事,也知自大顺开国以来,年年治河,年年保漕,两处的官员来来去去高官厚禄,却始终无解。

而真真这短短数百字,已经将漕运河事关系理得一清二楚,又在治河,修漕两处大事上提出具体对策,虽过于激进,却有其道理,和顾长清的“黄运合一”有异曲同工之意。

苏问弦撇过头,看向罗汉床上熟睡中的苏妙真,见她翻了个身,头埋向墙,只留了个纤袅背影给他。苏妙真又蹬掉毯子,苏问弦无奈,起身,给她盖好。

坐定,再翻几页,又看向军务屯田一章,见她批注是:“屯田法制败坏,黄册遗落,贵勋侵占军士屯田,致使军士无田可耕,且官豪私役使军士,致使军士困苦劳顿,铤险逃亡……若得营缮,方便商屯,复又百年国运。”

“但终究只是一时之法,根由仍在军户——世袭军制流毒无穷:军官世袭,则武臣子弟仗世袭,不畏罪黜,不惧无才,不习武艺,不爱军士,恣意妄为,御敌则一筹莫展,张皇失措!而军户世袭,普通军士无上升余地,永为下层,为豪强官军驱使奴役,故逃军日多!今清勾愈严,逃军愈甚。长久必危国本,需及早改制……军制陈腐,军士无出头之日,屯田败坏,军士无田可屯,自身难保!”

“向使自身难保,何以保全家国?!”

寥寥数语!

振聋发聩!

苏问弦看到此处,登时抓紧扶手,大力到手指关节咯咯作响。

他眉皱更深。

军务屯田之事他一直留心,当然明白苏妙真这短短几句话里的深刻用意。本朝军制世袭,军队屯田,开国百年,起初的确解决了无兵可用,无饷可发的局面,但承平日久,逐渐废弛,后有,有识之士见微知著,提出整改之法,但高宗起,只行清勾

妙妙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ronghuaji.qfyd.net/5794821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fyd.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